中国微博用户从2010年底的6311万爆发增长到今天的1.95亿,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据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微博虽以某一个体出现,至多短短的140个字,其“微乎其微”似乎让我们忽略不计,但一个事件让成千上万的博主“围观”,每一次发帖、点击、回帖、跟帖、转帖的汇集与叠加,快速形成聚合效应,孤掌变成共鸣,小众成大众,整齐划一声音嘹亮的陌生行动集团瞬间形成——“公共事件”由此引发。
网络是新时期群众路线,公务人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真正稔熟网络时代的各种新媒体工具,包括利用微博在官民良性互动上动脑筋、出实招,以谦卑的态度问计于微博、问需于微博、问政于微博,这样才会回归新时期“群众路线”的深水区。
新媒体特别是微博的力量正在悄然改变着中国舆论环境。以2010年9月10日宜黄拆迁事件发轫为标志,河北大学生撞人事件、重庆某区委书记训斥开发商等微博事件高调成为公众舆论利器后,今年再屡屡刷新“围观”量。从官员局长“开房门”、四川会理“悬浮照”、郭美美“炫富门”……微博的力量已毫无悬念地跻身新媒体之首,也实实在在地拷问为政者的良知,考量着执政者的公信度。
正视、善待微博,本质上是对民意的尊重,对民众的敬畏。在人人都是“媒体人”的时代,那种视网民为“刁民”,漠视“围观的力量”的“衙门”习气注定会遭遇信任危机,导致民众唾弃。
“会理PS事件”与“郭美美事件”两起具有典型意义的微博案例显然已能说明一切。
今年6月26日,较真的网友曝光了四川会理县政府官网上的一张PS照片,引发微博转帖高潮。次日下午,会理县政府与事件当事人分别开通微博坦白原由,并诚恳致歉,迅速平息了博主们的怒气。随后,顺势而为邀请博友们到会理一游,推介旅游资源,使得一次原本损害政府形象的危机事件轻松实现华丽转身。而“郭美美事件”则截然不同,红十字会看似及时应对,不断声明、辟谣,在网友的步步紧逼下生硬地“你问我答”,按网友说法只有苍白的“声明”而无有力的“证明”,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未能看出 “郭美美事件”事件给红十字会带来信任危机的消解。
“领导干部工作上要大胆,用权上则要谨慎,常怀敬畏之心”, 在监督无处不在的网络时代里,习近平同志这句话更有深意。因为,微博原本是一个与群众打成一片基于“真话”自觉的网络平台,我们每个人,特别是公务人员亦须对民众更加敬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