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路遇一老同学,就到路旁咖啡馆喝咖啡。她从工作、嫁人、生小孩,谈到如今文凭低升不了职称……一路酸甜苦辣,最说不得的却是“自考”路:上班忙得火烧眉毛,下班家务一地鸡毛,待收拾妥当,孩子入睡,自己的瞌睡虫也上头了……说起自学的辛苦,引起我的共鸣——我们这些时代造就的“小中专”,哪个不是一手捧孩子,一手捧书本,一路熬过来的?
想当初,我们这些农村孩子,由于家中经济条件所限,个顶个地往中专学校挤,挤得中专校的分数线比普通高中高出近百分。谁挤进了,谁家就是一团喜气。我的一个堂姐更冤枉:她没考上中专,继之读了3年高中,高考,因为志愿没填好,还是被录进一家中专。工作是有了,想想花了3年的冤枉钱,堂姐不服气。于是,堂姐一工作就参加自考。先是大专后是本科,漫漫6年路程,终于修得正果。其中的辛苦,堂姐知,我知——因为我常常被她请去帮她照看的女儿。
同学诉苦说,她办公室一年轻MM相亲找朋友,另外一个MM听说对方是大专生,就如临大敌:“大专生你可千万别去!大专生素质差!”我同学这个“中专”出身的人听了,顿时脸上搁不住,只好往外走——现实就是这样,除非你的业绩高得别人已无权过问你的学历,否则,专科就是专科,永远会有颗“本科头颅”,在你面前洋洋得意。
电视台“非诚勿扰”相亲节目里,来了个哈佛毕业的,台上台下立马一片骚动,即使伪装得再好的孟非、乐嘉,都要自我解嘲,暗示了他们的刮目相看。身边名校毕业的人,动不动就喜欢说:我们大学怎么怎么样。听得旁人那个自卑和惭愧!
所以说,谁真正愿意做专科生呢?都是无奈之举。我的表妹刚刚工作。当初分数达到三本,但是,因为家中母亲病逝,父亲无力供其读书,只好选择专科。现在工作了,当然很好。但“很好”里,还是有美中不足,如若是本科,那岂不是好上加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