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圆幼时教师梦,张合凤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机会,回到了自己家乡那个小村庄的小学教书。那时,连村里毛衣厂的打工妹都比她挣得多,但她并不羡慕,而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教书15年,瘦小的她不仅教过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还担任过体育课老师……张合凤说:“每个学生都像我的孩子一样,从小学一年级就带着同一个班,一路走过来,虽说付出了不少心血和汗水,但看着孩子们变得越来越懂事儿,我心里由衷地高兴。”
学校里来了年轻老师,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她又成了老师的老师。在今年的片级“亮课”比赛中,徒弟与张合凤均榜上有名。
个人档案
张合凤,家乡是宁河县造甲城镇西小王台村,1997年毕业于天津市建筑工程学校,通过教育系统自考考试分配至造甲城镇冯台中心小学。2005年高自考毕业,进修至本科学历,在冯台中心小学担任语文等科目教学至今。
圆梦
放弃城市为圆儿时梦
“小时候我就有个心愿,想要成为一名教师。”或许很多女孩小时候都有过这样的梦,不过圆梦的人可能并不多。张老师说,虽然心底一直有这个心愿,但直到中专毕业才有了一个“机缘”。“或许是命运让我能实现我的心愿。那年,我们县刚好统招200名教师,我听说后想都没想就报名了。”
一路过关斩将,张合凤顺利通过了选拔考试。“那时,我已经在市里找到工作,都上了26天的班了,但听说教师考试通过后,我马上决定回去。”
就这样,张合凤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机会,也放弃了较高的工资,决定回家等候统一安排。最终,她被分配到离她家西小王台村不远的冯台中心小学任教。
艰苦
一人教多门课怕学生腻
乡村小学的工作负担较重,工资和大城市没法比,但张合凤却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刚上班就要教双科,每天累得很。一个月只有400块钱的工资,连我们村里毛衣厂的打工妹都比我挣得多。不过,我一点儿也不羡慕她们,而是心里更加坚定了自己当初的选择。”
“刚到学校那会儿,学校连自来水都没有,用水要到村子里去接。2009年,学校的教室无法继续使用,我们就在活动板房里教学。那房子,太阳一晒就透,夏天特难熬。”除了物质条件艰苦,教学条件也没法和城市学校比。
“忘了哪一年了,没人给学生上体育课,叫我‘顶上去’,所以我还带过一阵体育课。”
这么多年下来,张合凤教过语文、数学、英语、自然、思品等多门课程。2006—2007年,她一人几乎包揽了当时三年级的全部课程。“除了英语课都是我在教,当时真怕学生天天面对我,该腻了。”
公正
女儿落选反而安慰“冷酷妈”
“女儿上学时分在我教的班级,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没有家长不满,甚至还有家长庆幸孩子跟我女儿分在一个班。”张老师说。显然,家长们对张老师非常信任。“去年,五年级有一个市级三好学生的名额,通过班里公开投票选举,女儿差三票落选了。”张老师对待班里的学生一视同仁,赢得的是家长们的信任。
“其实,挺怕女儿抱怨我‘太冷酷’,但女儿非常理解我、支持我,落选了之后反过来安慰我,说就是要靠自己的实力来争取荣誉。”说到这,张老师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其实,每个学生都像我的孩子一样,从小学一年级就带着这个班,一路走过来,付出了不少心血和汗水,看着孩子们变得越来越懂事儿,我心里由衷地高兴。”
感动
下雨天
学生接老师上班
“有一次临近中午上学,忽然下起大雨,班里十几个孩子都跑到我家来了。我问他们‘来干吗’?学生们笑着说来接我上班。想想都好笑,他们什么也没带着,连伞都没拿,一个个都浇成了落汤鸡,还来接我上班。”张老师说,正是孩子们的单纯、可爱,让她更加愿意付出,愿意一直坚守在乡村小学。
“3年前,我公爹得了脑出血,在市里环湖医院住院做手术。因为要带班,我根本抽不出时间去照顾,都是家里人在分担。”虽然觉得对不住家里人,但她更舍不下那群孩子。后来,张老师的公爹去世了,班里的孩子们自发前去吊唁,让她很意外。“忽然觉得,孩子们一下子长大了。”
张老师带的这个班越来越出色,后来被评为县级先进班集体,而张老师也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