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依托产业鼓励创业、吸纳就业。该镇工业经济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境内现有企业近千家,并已形成了木业、发电机组、粉末涂料、针织服装、文体用品、环保等主导项目;与此同时,以特水养殖、高新蔬菜种植为主要特色的高效农业优势不断放大,呈现出菜业青龙、特水银龙、林业绿龙、鸭业彩龙、优质稻米金龙“五龙齐舞”的生动局面。在工作中,该镇妇联坚持依托主导产业,利用对成熟的生产技术、相对健全的经营网络,鼓励妇女创业,吸纳妇女就业,先后在相关片区建立了省文体护身用品标准化集聚区和文体行业协会、特水养殖协会、超大蔬菜种植基地、农业创业园、粉末涂装产业、汽车内饰件配套产业区,带动3000多名妇女创业,安置10000多名妇女就业,新增企业女性法人代表52人。
二是依托能人创办基地、带动创业。立足于充分发挥能人的集聚示范效应,积极鼓励妇女能人争创大业、创办基地,带动周边妇女创业就业。女能人王春霞创办的江都快鹿鞋业,是一个专业生产四季拖鞋的企业,近年来,将周边从事电脑绣花、鞋底粘合的妇女组织起来,承接外加工业务,带动20多名妇女创办了小作坊,吸纳200多名妇女就业,年加工产值突破800万元。2010年,创成省巾帼来料加工示范基地。正在申报扬州市巾帼来料加工示范基地的扬州森斯伯特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吸纳了200名妇女就业。原朱合村妇女主任潘巧英,2009年投入200多万元,租用土地300亩,发展蔬菜种植,解决了近百名中老年妇女就业难。此外,全镇2000多户特水养殖户中,有大户300多户,经纪人200多人,并建立了30多支妇女捕捞、贩运专业队伍。
三是依托城镇扩容提质、促进创业。近年来,该该镇在推进城镇化中,把完善城镇生产性、生活性配套服务功能作为关键,全面提升城镇发展能级,并使城镇成为全民创业的载体。在集镇新建门市房3000多间,发展个体工商户1000多户,其中女性占1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