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武汉地区大学生的创业热忱如此之低?美国心理学家勒温有一个关于人类行动的公式:B=f(P,E)。其中“B”表示人的行动,“P”表示个体的个性、素质等,“E”则表示个体所处的环境。该公式表明,人的行动是个体与环境的函数。同样是大学生,武汉地区大学生的创业热忱不高凸现其创业环境亟待优化
大学生自我创业在西方发达国家非常广泛,比如,美国大学生创业的比重高达20~23%。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比重大约只有1%左右。而武汉地区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却不足1%。通常来说,创业环境是指缭绕企业的创业和发展而变更,并足以影响或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称。政策法规环境、市场经济环境、创业教导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常常构成一个地区大学生创业环境的具体内容。探寻武汉地区大学生创业环境也主要从这几方面来考核。
政策法规环境
近年来,为了激励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机动就业,武汉市先后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如武汉市委、市政府规定从事个体工商业、开办合伙企业或独资企业,一律不受注册资本限制。武汉市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创业涉及的19个部门的46项收费予以减免,等等。
从众多大学生创业者反馈的信息来看,目前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优惠政策的享受者、履行者与政策制定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一些相干单位还没深入懂得此项政策,没有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或者“相干部门的手续流程尚处于摸索阶段”。二是创业大学生取得创业贷款须要“反担保”,而按规定“反担保”的对象须是财政发工资的人员,大学生难以找到这样的担保人。三是优惠政策带给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的实惠很少,仅为办事程序中的一些手续费、证件费的减免。这些费用与学生创业所须要的资金相比,所占比例微乎其微。
虽然目前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后果低于社会预期,但是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领导和辅助的主要性仍然不容疏忽。为推进武汉地区大学生创业,针对上述涌现的问题,一方面,要保证政策和法规的合理与健全,从学校到相干单位,应当尽快出台与之配套的法规及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和履行力度。当然,这些措施的有效性离不开完美的市场经济环境。
市场经济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民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逐步成为武汉市经济增加的主要力量。2006年,武汉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031亿元,占武汉市经济比重的40%。同年底举办的中共武汉市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首次提出要突破性发展武汉市民营经济,全面放宽民营资本市场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坚决废除有令不行、有规不依、滥用职权、应付拖拉等无形障碍。市场经济是活气之源,民营经济是富民之路,一个开放的市场和日趋成熟的市场机制对于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主要作用不言而喻。
但应当看到,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在市场准入上,一些前置条件,如企业范围、注册资金、资质证明等,客观上限制了民间资本的进入。发展软环境仍然不够幻想,当地政府职能部门长期以来重国有轻民营;重管理轻服务;履行政策规章生搬硬套,存在滥用职权现象。与发达地区相比,武汉民营经济总量不大,企业范围广泛较小。融资难仍是当前武汉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问题。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不甚幻想严重制约着武汉市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因为大学生创业主要是在民营经济领域内进行。
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首先在于政府职能部门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现传统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换,减少对微观经济及其日常经营的直接干涉,避免在市场经济博弈中角色错位。其次,要大力培育和增进非营利的民间中介组织的壮大,使其在行业自律、抵制外界不利干涉、沟通和和谐政府与民营经济活动单位之间的关系方面施展积极作用。
创业教导环境
在政府提倡“全民创业”的背景下,武汉地区高校纷纷着手进行情势多样的创业教导。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是武汉地区较早进行创业教导的高校。武汉大学将“三创教导”(创造、创新和创业教导)作为长期保持的办学领导思想。华中科技大学依据学校情形初步建构起集“铺路石—助推器—炼金坊”于一身的三级创业教导系统。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也进行了各有特点创业教导。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还每年都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节,激励学生科技创新。每所高校团委都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寻衅杯”创业大赛。
但从目前来看,大部分高校的创业领导中心正在创立与完美中,还有一部分高校的创业领导尚处在谋划阶段。这些状况反响出创业教导在许多高校还处于萌芽状况,基础属于“业余教导”,没有引起学校相干部门的器重,折射出国内创业教导的缺失。
创业意识须要从小培育,而学校在这方面起到不可估计的作用,开设情势多样的创业教导也就迫在眉睫。然而,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格的情形下,武汉地区高级教导除了开展创业教导外,还应尽快改变观念,从过去的被动性就业教导改变到开辟性创业教导,大力培育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与才能,从而有效地改变毕业生就业困难的被动局面。
社会文化环境
作为华中地区的特大城市和区域经济中心,江城武汉具有鲜明的区域文化特点。“琴台知音”铸就武汉人重情、践诺、守信的品质;武昌首义的爱国、民主、拼搏和创新精力永远激励后人;“二七”工人活动锻造了武汉人钢铁般的意志和品德;1954年和1998年江城国民表示出的巨大抗洪精力。这些历史发展演进中的文化积淀,是武汉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主要精力支柱,也是激励当代大学生艰苦创业、勇往直前的可贵精力财富。但中部的地理地位也使得武汉人文化局限性比较明显。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武汉人浓重的“中心境结”,使得其冒险和开辟精力受到某种水平克制。
初创事业的大学生必须注意克服武汉本土文化中的“中心境结”。为此,要在全社会开展深入持久的创业教导和培训。通过舆论宣传、体制创新、机制与模式的变更,尽力营造一种人人“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浓重创业气氛和“人人都是创业主体,人人都是创业环境”的社会文化大环境,让勇于创业的意识、艰苦创业的精力成为武汉文化的主旋律,使创业文化的价值精髓理性、规范、公平、诚信、宽容、批评、创新、效率和协作等精力融入社会文化价值系统的各个部分,培育健康和谐的创业社会文化。
文化是制度环境中超稳固也是影响最深远的一个因素。在世代传承的基础上,文化传统是具有必定制度性质的社会通例或不成文的习惯法,它们通过各种社会情势和流传媒介,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的价值取向和思维办法,影响着大学生创业环境的其他方面。武汉市今后为大学生创业者供给更加健全完美的创业环境,创业文化环境的优化应是着力点。
(作者系湖北经济学院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