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亏本起歪心
今年34岁的吴安出生于甘肃,高中毕业后来到乌鲁木齐做起了销售中高档酒的生意。
去年8月初,经朋友郭华介绍,吴安认识了要转租商行的赵明。郭华告诉吴安,赵明与该商行的开发商关系密切,在租金方面可为其优惠。
吴安看完位于乌鲁木齐市红山路的烟酒商行后,向赵明表示要租该商行,赵明也在原租金的基础上给了吴安一定的优惠,同时表明,该商行租期为两个月,不能转租。租期满后,赵明会为吴安联系续租事宜。两人当天签订了合同。
不知什么原因,自从吴安接手该商行后,生意十分冷清,渐渐入不敷出,资金周转困难。
去年9月的一天,在商行里呆着无聊的吴安随手翻看一沓报纸,一则拍卖信息引起了吴安的注意,他仔细一看,原来自己所租的商行已经被开发商拍卖了。
看到这则信息,气恼的吴安立即拨通了赵明的电话,向其质问此事。赵明表示自己也是才听说商行被拍卖的事,并告知吴安的经营期限截止到2010年10月初。
挂了赵明的电话,吴安拿出一个月的经营账本,发现自己亏了不少。
没过多久,见合同期限到了,却没有人来催促自己交房,心有不甘的吴安决定把损失的钱“弄”回来,便在某报纸上刊发了一则转让商行的信息。
报纸上发现创业“商机”
今年23岁的胡文,从内地某高校毕业后回到乌鲁木齐。去年10月中旬的一天,胡文在报纸上发现了一条消息:乌市红山路一家名为新疆尼雅葡萄酒尊爵的商行欲以低价转让。
胡文按照报纸上的电话拨了过去,接电话的正是吴安。经过了解,胡文认为,商行的转让价格不算高,而且地点也不错,胡文对这个创业机会非常动心。
去年11月22日,胡文将四处凑来的8万元钱交给了吴安,并与其签订了商行转让合同。胡文信心百倍地准备进军烟酒业大干一场。
收钱后“人间蒸发”
“现在除了一些烟、酒、饮料,我几乎一无所有。”今年9月30日,胡文说,对于那次短暂的“创业历程”,他仍心有余悸。
胡文告诉记者,吴安与他签的协议上,清楚地写明出让店里剩余的烟、酒、饮料,同时将所有的客户业务交出,保证其每天有百瓶以上的销量。可就在双方约好办理租房手续的日子,吴安却玩起了“失踪”,怎么都联系不上。
今年2月21日,开发商找到了胡文,称该商行已经被依法拍卖,开发商要收房。另外,开发商方面对他与吴安之间的转让事宜毫不知情,并且吴安已拖欠了一个月房租……突然面对受骗打击的胡文一时手足无措。随后,胡文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2月24日,警方将吴安抓获归案,他如实交待了上述事实。
经查实,商行里存留的烟、酒及饮料共计3.5万元。
7月7日,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人民检察院以吴安犯合同诈骗罪,向乌市水磨沟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法院审理后认为,吴安明知其承租的商行不能续租、转租,在签订合同时,明知自己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却与他人签订合同,收受钱款后逃逸,诈骗数额应以实际骗取的钱款4.5万元认定,其行为已构成合同诈骗罪,故依法作出如上判决。(文中人物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