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书信引思考
2009年12月24日。全县中小学教学质量总结表彰大会召开。会上,刚上任三月的县教育局局长余新洲在会上情绪异常激动地宣读了一封署名“XX小学全体正义教师”的来信。信中详细揭露了在全县举行的2008—2009学年度小学毕业年级考试中,该校领导、任课教师、学生共同作弊的丑恶现象,在与会人员中产生极大震撼和巨大反响,并引发了深深的思考。
“我当初看这封信的感受是:极端愤怒,略感欣慰。为什么极端愤怒?因为我们校长竟如此、考风竟如此,欺骗社会,蒙蔽县局,忽悠家长,毒害学生,玷污教师形象,污染校园净土,败坏学校声誉。为什么略感欣慰?因为我们的教师良知未泯,正义还在,希望还在!”事后,局长余新洲谈起当时的情景,依然激动不已。
为整治校风,端正教风,严肃考风,优化学风,该县教育局在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2010年1月21日以监教〔2010〕1号出台了《监利县教育局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四风”建设的指导意见》。
——切实加强校风建设,营造良好校园氛围。狠抓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确立各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举措,建立健全完善、科学、合理、适用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四化”建设,逐步实现校园路面硬化、空地绿化、门前花化、整体规范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校园特色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定期组织师生开展活动,丰富师生课外生活;加强和谐建设,打造和谐的领导集体,建设和谐的教师群体,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创造和谐的家校纽带。
——切实加强教风建设,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入手,大力整治“三乱”(乱收费、乱办班、乱补课)现象,着力推动教风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师言行管理,提高教师个人修养;切实加强业务培训,认真执行常规,参与教研教改,减轻学生负担,发展学生个性;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充分发挥教职工的聪明才智,不断优化学校内部管理。
——切实加强考风建设,营造良好考试氛围。加大考纪考风宣传力度,增强考纪考风意识与责任,营造公平竞争氛围;加强考纪考风建设,对高考、中考实行考场屏蔽,交叉编排学生座位,完善对各类考试的巡视检查制度,加强考试阅卷和登分的监督管理,确保考试全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设立考纪考风举报电话、电子邮箱和信箱,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修订《监利县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建立正确的评价导向,从源头上端正考风,对弄虚作假、考试舞弊的学校,实行“一票否决”, 全县通报批评,取消其学年度教学质量参评资格。
——切实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加强中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引导、检查;加强中小学生的礼仪教育,定期逐级开展“礼仪标兵”评选活动;加强班主任队伍的选拔和任用管理、班干部队伍建设力度以及班级制度建设,构建和谐民主的班级管理氛围;大力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加强学生的心理、安全、生命、环境、资源等教育,健全学生知识体系。
齐抓共管促“四风”
为贯彻落实2010年1号文件,该县教育局召开“四风”建设动员大会,局长余新洲作动员报告,对全县中小学“四风”建设进行动员和部署。随后,全县各地高度重视,积极部署,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促进了中小学“四风”建设活动的顺利启动和深入开展。
各乡镇(管理区)教管组(教育分局)纷纷召开中小学校长会议,专题部署“四风”建设,成立了以教育助理(分局长)为组长、各中小学校长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制定“四风”建设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启动本地中小学“四风”建设工作。2010年春节放假前,汪桥、白螺等乡镇教管组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
为狠抓“四风”建设落实,该县各地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上车湾镇、红城乡等乡镇在全乡教师中开展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生命在于运动“的读书活动,倡议广大教师“每天读一篇文章,每天锻炼一小时”。
大垸管理区与县教师进修学校紧密合作,邀请荆州市教育学院副院长陶然,省农村优秀教师、该县荒湖中学校长蔡辉雄为该区300多名教职工作师德专题报告,加强师风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黄歇口镇各中小学根据校情,将学校工作与“四风”建设活动开展有机结合,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各中小学在扎实开展学习宣传的基础上,全面查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整改。
毛市镇等乡镇召开了“四风”建设推进督办会、现场会,检验“四风”建设落实情况,交流总结各学校“四风”建设的工作经验。特别是毛市镇还制定了详细具体的日程安排和考评标准,组织专班人员深入全镇各中小学,通过听取校长汇报,查看硬件布置和查阅校长工作笔记、学校会议记录和教师学习笔记,组织师生座谈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对各校“四风”建设的进行了量化考评。
今年春季开学前,县教育局将“四风”建设启动情况纳入开学工作检查量化评分细则中。3月上旬,该县教育局机关及直属单位干部50余人组成24个工作组,深入到全县23个乡镇场及直属中小学,进行开学检查,其中重点督查各地各学校“四风”建设启动情况。
该县教育局局长余新洲及班子成员周五一、徐扬、熊育敏、王爱臣、张道义先后深入到尺八镇、红城乡、县江城中学、分盐镇初级中学等地(校)进行专项调研,每到一地每到一校都要听取其主要负责人关于“四风”建设的情况汇报,并提出指导意见。
为全面掌握各地各校“四风”建设情况,4月中下旬,在纪委书记王爱臣的带领下,该县组成三个检查组,对容城、朱河、新沟等10个乡镇(管理区)中小学及县直所有中小学进行抽查。检查组采取“随机抽样,听取汇报,走访师生,查阅资料”的办法进行,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督促限期整改。检查结束后,检查组将情况通报全县,促进了全县中小学“四风”建设的深入开展。
百舸争流强“四风”
在推进“四风”建设的过程中,各中小学校成为了主战场,春季开学后,纷纷把“四风”建设作为开学第一课的主要内容,利用第一次升旗仪式、第一周主题团队活动、第一次教师例会等,大力宣传“四风”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目的等。为营造浓厚的“四风”建设氛围,毛市镇、网市镇及实验小学、师范附小、实验高中等各中小学在校园醒目处悬挂横幅,设立举报箱,开辟专栏,出板报,开通广播,大造声势。目前,该县各级各学校在加强“四风”建设中呈现“百舸争流”新态势。
为加强校风建设,该县教育局狠抓校长队伍建设,对全县中小学校长进行量化考评。通过校长述职、民主测评、个别座谈、查阅资料,全面掌握了各中小学校长及班子建设情况,也为进一步加强全县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以及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朱河镇芦陵中学、龚场镇廖池中学等加大校园改造力度,着力打造生态校园,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大力推进“诗歌进校园”。特别是今年“六一”前夕,汴河小学、桥市小学等纷纷开展庆“六一”系列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容城镇三闾学校全校师生走进社区,走上街道,参加义务劳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受到学校周边居民的一致称赞。新沟镇新建中学还组建了教职工腰鼓队,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展现教职工风采。通过一系列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学校良好社会形象。
为加强教风建设,县玉沙小学与全体教师签订了《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责任书》,并且通过公示牌、告家长书等渠道公开教师“八项承诺”和举报监督电话。上车湾镇中心小学大力倡导教师阅读,每月公布教师阅读情况,每期评选优秀阅读教师,引导教师自觉阅读、自由阅读。红城乡新民中学还与县新华书店签订对口读书援助单位,赠送、订购图书近20000册,让教师有书可读。教师通过阅读,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心灵得到净化。监利师范附属小学举行了首届新教育论坛,容城镇前进中学依托“前中大课堂”大力夯实校本教研,有效提升了教师素质。朱河镇先锋小学、网市镇中心小学大力推行领导干部“巡课制”,狠抓教学管理常规不断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秩序。
为加强考风建设,各中小学在大力开展考试诚信教育的同时,县教育局在中考中全面使用金属探测仪进行安检,杜绝高科技作弊现象发生;在全县小学毕业年级的统一考试和基础年级调考中,实行了巡视员制度,由县教育局选派机关干部对各学校考纪考风情况进行巡视。为严肃考纪考风,福田寺镇对期末考试实行了统一考试,监考教师由镇教管组统一派遣。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朱河镇芦陵中学等众多学校开始进行无人监考试点,全面检测考生的诚信意识和考纪考风教育成果。
为加强学风建设,朱河镇先锋小学举行了“养成好习惯,培养好品德”养成教育知识竞赛,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贯彻落实,内化为学生的行动。桥市镇何桥村小以班级为依托,充分发挥班委会及班长、席长(餐桌)、路队长等的作用,使得学校各项工作灵活有致、运转有序,各项制度贯彻落实,学校成为辐射周边3个乡镇5个自然村的全县村小“一面旗”。 大垸管理区流港中学举办了“迎五四、唱红歌”比赛,一曲曲激动人心的红歌,把学生又一次带回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让学生的心灵再一次震撼! 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县实验高中等学校为激励学生健康成长,争创名优班级,设立了周恩来班、邓颖超班、宏志班等班级。为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从今年起,该县从幼儿园到高中学校,全部开设了安全教育课,征订了教材,纳入了课程表,县实验初中、上车湾镇初级中学等众多学校还举行了防震减灾等应急逃生演练。
风清气正会有时
在省教育考试院2010年全国普通高考违纪情况通报中,该县近些年来首次榜上无名,一举实现了多年来梦寐以求的“高考‘0’违纪”目标。在2010年全市中考中,该县考纪考风再次经受社会考验,也多年来首次实现了“0”举报。
考风的显著好转,极大地促进了教风、学风的好转,教师、学生的侥幸心理彻底打消,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平时的教学研究中,学生也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自主学习中。随着教风、学风的好转,校风日趋纯正,学校师生关系民主,干群关系和谐。
风清气正会有时!随着“四风”建设的持续推进,监利县中小学的校风将更加纯正,教风将更加务实,考风将更加优良,学风将更加淳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