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为何会“短命” 记者 朱建华
当代学生公寓作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样板,教育部一负责人曾为武汉当代物业发展有限公司题词:“支教心诚、功在育人。”http://www.hbkxw.com
5年前就已签协议整体出售给中南民族大学的当代学生公寓,在社会化的道路上只存在了11年。昔日的“样本”为何如此“短命”?卖出与买进之间,谁赚又谁赔?对长期租户长江职业学院有何影响?昨日,记者对当代学生公寓“变姓”走访调查。
【学生】 有人感伤有人庆幸
武汉工程大学一毕业生得知当代学生公寓更名“变姓”后,在该校“时空论坛”上发帖:“哎,看到了当代公寓都变成了中南民族大学公寓,好桑心,神马都改变了。”
住进4人间的中南民族大学生物专业浙江籍大一学生小胡并不清楚,如果不是学校5年前愿拿2亿多“吃下”当代学生公寓,他入校后的住宿并不能像现在这么宽敞。http://www.hbkxw.com
【背景】 高校扩招打响学生公寓争夺战
记者昨日走访得知,在高校持续扩招的现状下,仅能容纳万人的当代学生公寓,无法跟上周边几所高校的发展速度。
与紫菘学生公寓、升升学生公寓等分别定位于集中服务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学生不同,当代学生公寓兴建时瞄准的服务对象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和长江职业学院等6所高校。
据统计,2000年武汉大学生只有25万人,现已增至百万人。当代学生公寓初期可以同时满足周围4所高校新增学生的住宿,但后来只能部分满足。为解决住宿等问题,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先后置地建了新校区。http://www.hbkxw.com
记者与武汉当代物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大股东“人福医药”有关负责人联系,对为何中途舍弃原先看好的学生公寓产业,截至发稿没得到反馈。
中南民大有关人士分析,对方5年前选择退出当代学生公寓,可能是因为“赚钱没有预想的快,或者公司另有重点发展方向”。
“少算经济账,多算人才账。”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世纪之初,武汉的部分黄金地段被用于优先满足学生公寓项目。湖北快学网www.hbkxw.com
资料显示,政府部门在学生公寓建设上减免的费用有18项之多。其中,免收的费用包括“土地出让金”。
“投资1.69亿元,主要以租金还款,预计15年收回投资”。武汉当代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曾表示,在开发当代学生公寓时享受到各种减免费用约在2500万元,建设成本降低了2成多。
东湖开发区管委会根据国家关于教育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对武汉当代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兴建的当代学生公寓及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给予1200万元财政补贴。
2006年,中南民大以2.14亿元价格买下占地100多亩的当代学生公寓,值不值?在师生中引发热议。
有学生说:“企业和地方发展,现在都讲要搞好硬件建设然后才招商引资,这就是学校的硬件建设”、“学校的决定无需怀疑,既然选择,肯定经过了充分论证。”
记者了解到,2.14亿元的价格占到当年中南民大总收入的61.49%。校方有关人士透露,依据财力,2.14亿元的费用是分好几期支付的,现在可能还没完全付清。
中南民大:
月贴食堂20万
社会化公司
贴得起吗?
中南民族大学撤销后勤集团,成立了后勤保障处。时间是在当代学生公寓——这个“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样本”,回到体制内高校之前。
“承担后勤工作的部门,原来叫总务处。后来,改革组建了后勤集团。现在,改成后勤保障处。”该校后勤保障处负责人昨日介绍,2009年3月,中南民大把原后勤管理处的后勤管理职能与后勤集团服务保障职能合并,成立了后勤保障处。
“国内搞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可能行不通。社会化的公司盈利是正常的,不盈利才不正常。”中南民大后勤保障处负责人举例说,在物价涨幅大的现状下,该校食堂每卖出一份米饭亏0.15元、每售出一份菜亏0.3元,
“价不涨,量不少,质不差,怎么办?只能贴钱。”据介绍,中南民大每月拿出20万元补贴学校食堂。“后勤社会化在物价涨幅的现状下,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中南民大后勤保障处的负责人问。(记者朱建华)
【冲击】 长江职院:校内3栋住宅楼改造成学生宿舍
武汉工程大学校办的李老师,昨日只记起该校租用当代学生公寓已是好多年前的事了。武汉纺织大学因新建有阳光校区,也未受当代学生公寓“变姓”的影响。
知情人士透露,当年有意“吃下”当代学生公寓的还有近邻的长江职业学院。今年,当代学生公寓“变姓”后,对过去多年来一直租用该公寓的长江职业学院,受到的冲击最大。
上月31日凌晨,一位名叫“莎碧儿童欢乐多”的网友@武汉李永健:“学校只那大,只那多寝室,为什么还要招那多人? 大二住对面,36人一个厕所方便吗?”李永健是长江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事情的缘由是,长江职业学院让部分老生把原当代学生公寓的宿舍腾出来给今年录取的新生住,部分学生表示不解。
“首先要真诚地说,对不起同学们!”当日,是该校新生入学第一天,李永健中午用了670字连发8条微博,对学生的质疑做解释。他说,学生@他不能不回答。
李永健告诉学生,“正在黄家湖畔征地建设新校园,两年后将实现整体搬迁。在征地建设新校园的过渡期,确实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但这是暂时的。”
事实上,2008年长江职业学院已意识到,当代学生公寓被中南民大购买后,对该校未来发展有影响。此后,该校的新校区建设被提上日程。
记者获悉,今年长江职业学院能从中南民大租到原当代学生公寓的部分宿舍,已属于不易,但租期只有1年。
该校宣传部门负责人介绍,长江职业学院今秋已经将校内3栋住宅改造成宿舍,以解决学生住宿问题;同时,在附近的武汉民政职业学院安排几百名学生住宿。
校外住生:
自己像“流浪儿”
长期不上课
无人管
以当代学生公寓的容纳量来算,开办以来,应有10万名大学生入住。
回望过去,高校租用社会资本修建的学生公寓,虽然省了一大笔建设经费,但在管理和育人方面,弊端不容忽视。
“公寓除了可以睡觉,还是泡吧的天堂。甚至,几个月不到学校上课,也无人理会。我们一直都像‘流浪儿’。”一位在当代学生公寓住了3年的学生,大四回到校内住宿时感慨地说:面对校园,感觉根本不熟悉。
“不少住当代公寓的同学,无法及时了解校内信息。甚至与学校之间有一种隔离感。”为此,2009年11月,中南民大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专门在当代学生公寓成立了团支部。
今秋,中南民大加强了对原当代学生公寓的管理,成立了学生工作办公室、物业服务中心。中南民大后勤保障处负责人说,派了33人做服务和管理工作。
长江职业学院目前仍住原当代学生公寓的学生,仍由该学院负责自我管理。(记者朱建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