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得到“王老吉・学子情”帮助
“我家住在惠水县,家里的经济困难,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我就开始推销矿泉水。在商报上看到‘王老吉・学子情’对贫困学子的捐助活动后,希望能得到‘王老吉・学子情’的帮助。”在上个周末陈伟拨打了本报百姓新闻网0851-6757777,电话中,他讲得很简短,他说手机是借来的,打多了不好。
为省钱每天只吃两顿饭
陈伟今年19岁,毕业于惠水县民中,今年高考以605分的成绩被武汉大学通讯工程系录取。他的父亲因工伤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有个哥哥正在上大学,全家人的生活全靠他年迈多病的母亲种地来维持。眼看开学的日子一天天逼近,可是陈伟的5850元的学费仍然没有着落。
提到儿子,陈伟的母亲总是夸他们懂事。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陈伟和哥哥从来不吃早餐,每天就吃两顿饭,这样节约下来的饭钱可以买学习资料,有时还可以将省下的钱买药给他们的父亲。陈伟的班主任杨老师告诉记者,陈伟在学校学习特别认真努力,为人憨厚,每个学期都拿奖学金。而他的父母已经十多年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他父亲穿的都是二十多年前的军服,而他母亲穿的都是哥俩的旧衣服。
暑期推销矿泉水赚学费
陈伟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从高考成绩揭晓那天,就开始在惠水县城里推销矿泉水。“矿泉水要上门推销,由于刚从学校毕业,没有经验,在上门作推销时我总是被人拒之门外。”刚开始陈伟感觉很失落,可是后来喜欢挑战的陈伟就把这当作了一种磨炼,最后他拿到了500块钱的工资。他说:“虽然500元距学费差距很大,但是我不会放弃努力。”
幸好这时,他看到贵州商报上的“王老吉・学子情”助学活动,于是他拨打了本报热线电话希望获得助学活动的帮助。他表示,得到帮助后,将会把“王老吉・学子情”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去帮助其他有困难的人。记者了解到,“王老吉・学子情”在将资助范围覆盖全国31省、市自治区的同时,也将爱心的种子传递给了广大贫困学子和更多有爱心的人,并逐步形成了“受助、自助、助人”的公益三部曲。
助学报名活动即将截止
今年,“王老吉・学子情”公益助学活动已持续了整整十年。今年的爱心助学行动,将在全国资助1200名优秀贫困高考生,捐助款达600万元,覆盖区域和资助人数均为历年最高。
助学活动从6月中旬启动报纸、电视、网络等报名渠道的全线开通,2010年“王老吉・学子情”爱心助学行动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到一个月时间里,有数十寒门学子通过本报热线电话报名。其中不少贫困学子以优异的成绩被武汉大学、西南交大、西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等学府录取。
本次助学活动报名即将结束,在8月中旬我们将对报名学子资料进行综合审核。请各位报名学子尽快将相关报名资料邮寄至:贵阳市宝山北路372号贵州商报社综合新闻中心收(邮编:55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