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以来,随着高考分数线的公布,网上填报志愿也开始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为了谨防考生在招生期间上当受骗,近日,山东省青州市公安、教育部门认真按照上级主管部门部署,结合当地工作实际,转发、总结并公布了八个招生“骗局”, 通过组织召开考生家长会、组织学校张贴等多种形式,广造舆论,大力宣传,号召广大考生和家长一方面时刻擦亮眼睛,保持警惕,一方面要积极行动起来,旗帜鲜明地同这些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一旦发现当地存在招生“骗局”行为,要及时报警,减免不必要的损失。
这八个招生“骗局”是:骗局一:冒充高校人员。自称为北京、上海等某高校招生人员,并携带某高校招生宣传资料,诱骗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取得信任后,又强调录取难度,并暗示自己可以帮忙。
骗局二,以军校招地方生名义行骗。军校与其他高校一样,除收取国家规定的费用外,不会收取考生和家长的任何费用。
骗局三:谎称“内部指标”诱骗。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扮高校招生人员。和家长见面时,他们往往会拿出一些伪造的证件和学校的空白录取通知书,谎称手中掌握有某些高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要家长先付一部分定金。
骗局四:混淆教育形式拐骗。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希望就读本科院校的考生,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重点大学。家长花钱后的确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入学之后才发现上当受骗:就读的并非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考试点班、成教预备班或网络学院。
骗局五:收取考生“专业选择费”。按照有关规定,目前高校采用分数段录取的方式,在遵照考生专业志愿的前提下,热门专业按照考生分数由高到低依次录取,不允许任何高校收取正常费用以外的任何费用。
骗局六:“无论分数高低,都可自主招生录取”。招考部门要求,自主招生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高考前通过学校组织的测试,二是经学校测试合格后还必须参加高考,高考成绩必须达到考生所在省重点分数线。
骗局七:号称“自主招生”拐骗。利用这些自主招生政策,误导家长,声称自主招生就是不要分数线,花上数万元即可搞定。凭借“定向招生”诈骗。利用国家定向招生政策,欺骗考生和家长,吹嘘自己可以弄到某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所谓“定向费”,以诈取家长钱财。
骗局八:伪造录取通知书。录取通知书必须盖有所在省、市、自治区的招生主管部门公章,并且录取查询系统也将显示录取去向,另外考生也可与相关招生院校确认录取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