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大学生求职高峰仍在继续,想要跳槽、转行的历届大学生也加入了求职者行列。日前,某招聘网站发布了2010年度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国企博得头彩,在大学毕业生中已成为首选,其次是事业单位或合资企业,外企则不在前三甲之列。
过去,大学生求职主要看工资待遇。就中外企业总体差异而言,外企的管理制度比国企更加完善,工资待遇比国企相对较高,工作本身更具有挑战性,这些都是吸引大学生眼球的主要因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求职眼光趋于实际,考虑也更加全面成熟。
以往的求职者,尤其是应届毕业生,都是手持本科或以上学历,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在硬件条件齐备的情况下,求职者都希望自己可以选择待遇好、体面的工作,因此,外资企业被列入首选。而如今,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一份稳定的工作对于现代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社会上房奴、车奴越来越多。在这种条件下,国企的优势逐渐显露出来,无论工资、待遇都非常平稳,虽然工资基数不如外企有吸引力,但属于细水长流,而且压力相对较小,稳定性强,因此,国企也变得越来越抢手。
从大学生选择职业的方向趋势上分析,目前关注度最高的职业仍是公务员,然后依次分别为事业单位、大型国企、教育机构、外企。据了解,此次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最佳雇主的前50名中,有33家国有大型企业榜上有名,比例已经超过了60%,涉及通信、金融、化工等行业领域。从求职领域上看,前几年大学生对IT业、销售行业很感兴趣,他们所看重的是职业的挑战性和个性化;而近年来,毕业生的求职方向也转向了文化教育、培训、传媒等温和的人文化较强的行业。
有专家分析,国企越来越“吃香”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在金融危机的重创下,很多外资企业都本着稳中求胜的态度,贸然到国外投资显然是不理智的,因此,近年来,来中国投资的外资企业同比减少。其次,外企压力大、稳定性较差,使从业人员在职业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受金融风暴的影响,一些小型外资企业逐渐撤资,而一些知名大企业也进行裁员,这会使一些外企职员产生危机感和不安全感。第三,国企相对较正规,且逐渐趋于国际化。一些大型国企,例如国有银行、网络公司、电信行业等,都是实力雄厚,效益好,而这些企业的特点就是门槛高、人员流动性差。此外,受外资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国企也都是以人为本,注重人才的培养、企业文化的建设、品牌实力等方面的提高,逐渐趋于国际化。
虽然如此,但很多大学生选择国企也是从务实角度考虑的被动之举。对于那些主攻涉外、英语、贸易、软件等专业的学生来说,外企仍然具有诱惑力。很多大学生在上学时,都是以未来的职业方向为基准,从而选择所学专业。而在毕业时他们才发现,当初设想的职业方向,前景并不好,或者自身能力达不到。综合考虑之下,虽然有些无奈,但由于国企文化、薪酬待遇等方面相对稳定,也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