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夜班时,别人在睡觉的时候我就拿书看、做练习,这样日复一日,第一次考下来的结果,由于没有经验,只过了三门,我总结了经验,重新调整了学习方法,(由于我英语过了六级,所以英语免考,我本科应考的课程一共就9门)。第二次报了三门,全部通过,第三次报了四门也全部通过。现在回想自考的日子,真的是闭门造车,考前连门都不出,什么电视也不看,过的全是两点一线的日子…… ……」
高考的那年暑假,对那些高中的人来说是过着天堂的日子,而对于落榜的人来说不外乎是地狱般的煎熬。经过黑色七月的洗礼,又一批受着中国“填鸭式”教育的莘莘学子们得到了彻底的解放。成绩不错的我居然只上了统招的专科线(离本科差三分),内心的自卑感油然而生,复读吧,又搁不下面子;读专科吧,心又不甘(我的水平不会这么差吧)。最后还是选择了读专科(听说在校可以专升本)。我把唯一的翻身机会寄托在毕业前夕的那次专升本考试。进校后我拼命努力,在后来的升本考试中我输了(没有金钱+关系),看着那些平时不如自己的同学靠着自己的父母顺利通过了考试。
完了,难道我一辈子就背负着专科生的名誉吗?永无翻身机会了吗?(在校时,明显感觉得到老师和那些大本生的岐视和优越感),心里就是不服,论能力我能比你差吗?不就是高考时的那几分,成为我和你们的分水岭,你们过上了天堂般的生活,而我却被打入地狱忍受冷眼与岐视。后来经本系的一同学提醒去参加自考,(在此以前,我对此一无所知),它能实现我的本科梦想吗?它的文凭是否和全日制的大本生一样?带着种种的疑问98年8月我去报考了会计本科(在校时我学的是会计专科),一口气报了5门。98年毕业时,我被分配到一国营企业,根据当时的规定新来的大学生要到基层去锻炼,我也开始过上四班三倒的日子。工作不忙时,我就充分利用上班和下班的时间,一有空就看书。上夜班时,别人在睡觉的时候我就拿书看、做练习,这样日复一日,第一次考下来的结果,由于没有经验,只过了三门,我总结了经验,重新调整了学习方法,(由于我英语过了六级,所以英语免考,我本科应考的课程一共就9门)。第二次报了三门,全部通过,第三次报了四门也全部通过。现在回想自考的日子,真的是闭门造车,考前连门都不出,什么电视也不看,过的全是两点一线的日子(办公室和家之间)。一年半后(2000年),苦尽甘来,终于换来了我梦寐以求的本科文凭,我可以大声对那些本科生说:“看,我不比你差,我也是大本生了。”现在总结几点自己的切身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 对自己的自信。别人能做到的事,为何我做不到,他们又没有比我多长一个脑袋。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天道酬勤”这些的确是至理名言。
二、 选好自己的专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应该以兴趣为出发点,选自己喜欢的专业,那样学起来才不会觉得枯燥,苦也是乐。而那些随大流、一味追求热门专业的想法则是选择专业时的大忌。
三、坚持与毅力:难的不是选择,而是选择后的坚持。正所谓“贵在坚持”。自考是一场持久战,与心理与体力的对抗,很多人就是受不了这场拉锯战而败下阵来,临阵脱逃。,只要你选择了自考这条路,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你都得走下去,相信这段路只是“黎明前的黑暗”而已。在此期间,自我激励是必不可少的,说些“我能行”之类的话,也能鼓舞自己继续走下去。湖北快学网www.hbkxw.com
四、正确的学习方法:从小到大,老师都在不停的教我们如何去学习,相关的优秀学生的经验也介绍了不少,但我想说的是“好的不一定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别人的经验可以作为自己的借鉴,来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要善于摸索、总结、归纳,找出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认为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是必不可少的,每天制定出当天的任务,严格执行,是学习进度得以保证的前提;看书分粗看和精读,我一般在第一轮学习时,就采用粗看的方法,把自认为的重点勾画出来,对全书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第二轮时就要精读,每个细枝末节都要看到,每学完一章后的练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轮我喜欢根据自己的习惯把每章的内容整理成大纲形式,这样对我记忆有很大的帮助,提高记忆的效果。这一轮是最费时、也最费精力的,所以要尽全力消化书中的内容。第三轮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层次,做题和记忆是这一环节的重点,经过这轮复习,该记的该掌握的知识点应该全能掌握。最后一轮复习那就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看自己整理的提纲,熟悉每个章节点,对以前做错的题要再去练习一下,加深印象。我想只要这样经过几轮的复习,应该差不多了吧。
以上,就是我对我一年多来的自考经历的一个回顾,应该说是苦并快乐着,休息了两年之后,我现在准备再次投入自考大军之中,学英语本科,以备考2004年的研究生考试,为了圆我的研究生梦而努力,希望与广大的考生共同追求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