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1日这一天,是为中华者永远不能忘记的一天,因为从电话那头传来了自考办查分老师那坚定的声音:”恭喜你,你过了,一门83,一门73”,这声音令他高兴的用力的蹦了起来,这声音令他兴奋的不可自已的到处给人打电话报喜,这声音令他在激动后流下晶莹的泪水。 是啊,自考七年的艰难历程怎能不让这位学子流下喜悦而感叹的泪水呢,那一次次来回的奔波,那一场场艰难的考试,那一颗颗辛勤的汗水,都在这泪水如泉般的涌出中体现,而那一幕幕自考的场景则如同一场古老而又崭新的电影,又重新在脑海中不断的放映。
时间:七年前,1998年10月的一天,一位仅有22岁的充满活力,充满向往的青年背着装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的书。辅导。模拟试卷等一大堆自考书和资料的书包走进了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的一个小学考点中,他充满自信,但又紧张不已;他迅速下笔,却又仔细入微慢慢的检查;他就是我们自考十年的主人公-------为中华者,这是他自考人生的一个良好开始,他从百里外的潼关坐在古旧的面包长途车上,在颠簸的土路上摇晃了近十个小时来到处于渭北平原的蒲城县,这一些都没有丝毫的阻挡住一位求学,一位上进的热血青年的步伐,从那一座简陋的小学中快没有颜色的课桌上拿到了马哲和法基的合格证,虽然第一次考试,分并不高,一门60多,一门70多,但却足以鼓励一位刚刚参加自考的求学者,让他竖立起牢固的信心和信念,并终于在七年后成功的拿到行政管理专科的毕业证书。
摸索:
摸索一------专业的更换。
邓小平同志说我国的改革开放:“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为中华者的自考人生路也同样是这样,在摸索中前行,在摸索中成熟,他的自考路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很多很多的困难。他的第一专业其实并不是行政管理,据他回忆:当时并不知道还有行政管理这个专业,因为参加自考很多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工作,第一次报的专业是单位给安排的,是电力系统自动化,当时已经考过了五门,有马哲,法基,大语,线性代数,电工原理,但在考试中却发现这个专业自己并不喜欢,学起来当然也就很觉得无聊了,这就是他的第一个摸索------专业的更换,在考过一年后,2000年,为中华者终于决定更换成自己喜欢的专业-------行政管理专业,这样,原来考过的线性代数和电工原理就不能再用了,相当于浪费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因此,他说:“专业一定要第一次就选好,更换的时候是很吃亏的,不仅浪费精力,还付出了时间”;
摸索二------学习材料的适合。
第一次考为中华者总共买了三样资料:书,北大燕园出的辅导,还有北大燕园的模拟试题,用他的话说是买了三合一,现在可能很多的自考生仍在用这三合一,但是如果每一门课程都买这三样资料,那么自考的代价就是比较大的,原来的时候市面上因为只有北大燕园的资料,而现在呢,却什么资料都有,什么光明,远方,自考365,华夏大地等等,太多,怎么样才能用着适合自己的资料呢?为中华者通过多年的学习,摸索到了一条捷径:初学者一定要把三合一全买,买同一家就可以,至少在考过三门以后,把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到,就可以不用辅导书了,以后的发展当然要看自己 .他现在说,他的本科考试全部只有书,考前连考试的试题题型都不知道,但已经连续四次顺利考过了,这就是摸索,它的效果在渐渐的体现;
据为中华者介绍,在长年的自考中,摸索出很多很多的经验,这里就不一一讲述,他已经写过很多的心得在各大门户自考网上转载。
证明:大家可能还不知道,为中华者目前仍然在参加自学考试,已经从行政管理专科,到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即将毕业),再到新闻学本科(正考),从1998年算起到现在已经整整经历了漫长的十年,十年的时光,3650个日日夜夜,是多么多么的长啊,到底是什么让他可以坚持如此长的时间在自考的路上一路前行下去呢,他仍然充满自信和坚定的说:“是信念,为探索自考应试教育和实践结合的信念,是提高自考生社会地位的信念,是联合全国自考生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最大发挥自考生作用的信念”,原来是这样的,是一种无比坚强而又充满希望的信念让为中华者十年里不断在自考中成长成熟并最终一定走向成功,他现在不仅仅参加自学考试,而且于2004年8月1日建立了自己的自考网站和论坛,并且于2007年11月12日在中国西安发起建立第一个自考生的现实组织-----西安自考生志愿者服务队,专门组织进行各种公益活动和实现自考生的互助,以及让理论学习的自考生在志愿者队开展的社会活动中充分的得到才能的实践锻炼,并且在社会上取得了一致的好评。每当说起这些的时候,他总会说起一句:“用时间证明一切”!
说得太好了,“用时间证明一切”,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一位勇敢者,探索者,实践者,在不远的将来,一定可以实现那充满自信而又坚定的信念-----联合自考生为中国的公益事业作出最大的贡献,同时也祝福他:在自考的人生路上越走越顺利,越走越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