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标题你也许能查知我想说什么,但是我觉得在进入正题之前,来点轻松的甜点还是蛮有必要的,你说呢?
现今社会上盛传这么一句话"一大二自三电大,四专五函六党校"。不知这话是呈几何时被人发明来着,但我自己到是深有体会,也为之努力毕生(本人二十七年人生)。那我就从我个人的一点浅薄的认识入手来谈谈吧。它所说的是学历教育的"含金量"的问题。
一大,就是正规的院校教育。在中国,考入大学,我想应该是每个想学习的人的最大的愿望。八十年代,为考大学,学生们起早贪黑,家长们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子女能高中金榜。大学是知识的圣殿,黄金的国度。大学教育确实是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然而,看看今天中国的大学教育,你的感受是什么?我想就是一个字"乱"。从大学扩招以后,就越发的来的乱啦,只要交钱就能读大学,就看你的钱多钱少啦,仿佛一夜之间,知识也可以量价而估啦。近几年,中国有学者报怨,现在的大学生,文化素质太低啦,许多毕业生,连最起码的自立能力都不具备,怎么还能让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呢,最根本的印象就这么差。这也就不怪现实社会的残酷啦,许多用人单位,只好提高门槛,高标准用人,以至于专科生不用,本科生考虑一下,研究生凑和的怪异现象呈出不穷。这是社会的一种无耐的选择,只能怪学历教育的这个"乱"上。
现在说说二自,也就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说实话,我本人正在参加黑龙江省的高自考,而且挺辛苦,到现在已攻读了四个年头,离胜利的海岸只差二步之遥。心里话是读自考太难啦,真有股"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感觉,但是经过这么年的累椟,面对即将到来的曙光,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自学考试是面向成人和社会大众的,无论什么样的人,只要想接受知识,想追求高学历,参加自学考试是最好的选择。说到这,大家也许会认为我是自卖自夸,高估自学考试的含金量,但这确实是不争的事实,自考的宽进严出,正意味着它的严格。自考是真正考验一个人自学能力,知识掌握的程度的学历考试,通过自考的成功人士,在未来社会的竞争中,也是占有极高的份量。但为什么自考会被排在"一大"的后面,而位据其次呢?我想,就是因为自考的时限性和应用性上有他的不足之处。时限性是,自考不限时间长短,这也就意味着知识的更新差,自学者不能及时的掌握最新的知识。应用性,是说自考的没有社会实践这项科目,以至于,理论不能很好的联系实际。但总地来说,自学考试从信誉角度来讲,应该是得最高分的。这也正是国家大力提倡自学考试来提高学历水平的重要原因。
三电大,说的好像是广播电视大学吧。说实话,我对电大的了解并不多,只知道它也是一种可以发学历证书的地方,具体与大学有什么区别不甚了解。我只想谈谈,我所知道的电大教育。在我住的地方有所职业高中,那里就招电大生,而且近来好像很是红火似的。许多少男少女、成熟人士都来电大定时上课,接受教育。每天都是晚6点开课,8点结束。透过玻璃窗,你可以看到宽阔的教室里,人头攒动,煞是一番风景。但后面的事实,也许会令你惊愕不已。据我观察,到那里听课的人大都不太认真,他们时而交头接耳,时而出出进进,男泡女,女勾男,老师在台上头不抬眼不睁地讲着,台下你讲你的,我作我的。前段时间我还很荣幸地被某位同事选中,替他考了一次试,顺利地让其本人通过了去年下半年的结业考试。晕啊,那是我见过的最不错的考试啦,试卷发下来,不会你可以不答,座在位置上等吧,打打电话求助场外亲友,联络感情与现场观众交流心得体会,实在不行,交上二元钱,等待监考老师纷发答案。就连我这什么嘛都不懂的人都顺利地混过了二场考试,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讽剌吧。但话又说回来了,这毕竟也是高等学历教育呀,你又能说些什么呢……
四专,说的就是中专教育吧(估且这么认为好啦)。中专教育分小中专和高中专,我本人就是高中专毕业,高中三年没学好,高考只考了410多分,只能去上中专啦。说实话,中专两年学到的东西还真不少,课程设置完全是按照正规大学的专科教育安排的,俨然就是大专教育。通过考试、答辩、实践顺利地走出校门,来到社会,放眼望去,满山遍野地大专生、本科生,心灰意冷,独自伤悲,外面的世界好残酷。面对小小的中专毕业证,出路何在。中专教育也是国家学历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其不及院校教育来的重要,但是每年中专毕业生的数量也是大学教育望尘莫及的。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知识结构的人,每种人都有其存在于社会的位置和分量。可现实又是怎样呢?中专生不行,中专生是低能儿,中专生挺个屁用的话不绝于耳,中专学历在社会已失去了它本应具有的地位。像那帮人说的,与其让广大的中专毕业生受着非人似地待遇,不如让国家干脆废掉中专教育算啦,这样也能让那帮人心里舒服些。中专学历排在老四的位置也就不难让人了解了。充分认识中专教育对社会的贡献,给予中专学历者正确的对待,我想不是这个病态的社会所能接受的吧,所以只有独自伤悲到深夜,只叹少时不争气啦。
下面该谈谈函授和党校啦,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五函六党校",它们俩个分开谈,未免抬举了它们,权且让本人从主观角度对它们做些评述吧。言语过激之处,请莫在意,话在哽中不吐不快。
函授完全是受了党校的拖累才到这个地步的,十几年前,函授也是一种正规的学历教育,它发挥的作用在当时还是挺大的,不少有志者都是通过函授的方式取得了高教学历证书的,为自己的人生阅历增光添彩。然而步入九十年代以后,党校教育一军突起,函授在生源极度短缺的情况下,不得已与党校教育喜结良缘,同流合污了起来,它们共同造就了当今中国学历教育的混乱天下,这俩兄弟可谓害人不轻啊!有没有人能告诉我党校到底是个什么组织,单从字面上来理解,是关于共产党员进入党的教育的地方吧,但是它又从什么时候与学历教育拉上关系,俨然成为了上至政府高官,下至平头百姓,横向到共产党组织内部,纵向到所有党外人士为谋求官职、增加政治资本、向上高攀的有利武器。不光如此,党校教育在当今中国,就是买办文凭的代称,只要舍得花些金钱,不用考试,不用上课,到期发证,一劳永逸。我本人现在在政府部门工作,还不是大家所说的公务员,只是因为自己的技术过硬,才在政府机关弄到个公勤人员的编制。因为公务员考试限制了最低学历大专,前面提到了,我还在努力考自学中,所以没有资料参加公务员考试。我身边大多数年龄在30以上的都是大专以上学历,说个数字吓吓你们,他们中96%持有党校毕业证,其中不乏研究生学历的,天呀!这是什么世道啊!现象归现象,看待事物要看本质,这是德国的那位马同志早就说过的啦,究其根本原因,最大的过错我想应该归功于中国的现行的这套不太健全而又极度人情化的用人制度上,唯学历论是罪魁祸首。仿佛学历就代表着一切,把学历看得比什么都高,完全、彻底地忽视学历只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一个体现、一个部分。这是多么令人可悲的事实,同时也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党校教育是中国特色中的特色,我们这些泡论坛的人也只能口诛笔伐一番,又能有什么太大的作为呢,想改变现状,弄不好会出人命的哟!
说了这么多,有不周的地方,还请各位谅解,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时不吐不快之论,望大家多多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