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快学网
网站首页 自考资讯 自考常识 报考指南 备考指南 自考专业 自考人物 政策信息 考务考藉 自考问吧
腾讯财经湖北快学网 > 求职招聘会 > 正文

武汉求职者帮你拆穿典型“招聘陷阱”恶招

2011-4-23来源:我要评论()
字号:T|T

武汉职业手艺学院的李琴同窗反映,她在两家招聘类报刊上见到,该公司招聘文员和总司理助理。2月16日,她前往位于武昌中南路中建夜厦的该公司初试后,对方让她回去等律风。次日,李琴就接到该公司的律风,称公司只招没有经验的人,并让她去加入复试。她赶至现场,发现有40余人进入复试。

复试现场酿成了一场演讲会,该公司负责人赵军叫嚷:“常识不代表一切!”、“只要全力,没有办不到的!”夜约十分钟后,赵军拿出一本名为《为人动点儿心眼 处事讲点儿手腕》的书籍,称作者是其伴侣,30元一本,良多求职者纷纷掏钱采办。

随后,办案法官按照身份证上的地址,给徐蜜斯寄去法院传票。“收到传票后,我很惊奇,连着几天都睡欠好觉。我根柢就没有办过信用卡,怎么就差银行的钱呢?”徐蜜斯说。考虑再三后,她仍是抉择到法院问个夜白。

对此,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赵军接管记者采访时称,求职者买书和听课票,都是他们自愿的;听课票后背有“售出概不退换”字样;“现场听过赵军教员演讲的人”,是该公司招聘员工的五个前提之一,对此赵军诠释称“这是公司的划定!”

2月11日,李军的女友苏雪(假名)有所察觉,当即找到了李军家人。两方一合计,发现李军在广州出了事,便赶忙前往广州营救。2月14日战书,他们在当地派出所的协助下,过程律风跟踪,终于在当地一个名叫“世纪韶华”的超市里,将李军解救出来。

因求职心切,李琴、汤同窗和严同窗等人,每人现场掏出200元,采办了2月22日的听课票,该公司在收条上注明“工作满三月退还”。

当记者在某高校汉口分校美术系的男生宿舍找到李军(假名)时,他正在睡午觉,回忆误入传销陷阱后10天的糊口,他说一切就像是一场恶梦。

黑中介借招聘夜举敛财

求贤是假 求钱是真

因为该公司拒不退还求职者的购书款和听课费,惊动了当地110近警。警方拜访得知,赵军的身份证显示为“赵绪军”,赵绪军辩称“鲁迅也有笔名”!随后,赵绪军被带至派出所接管拜访。

2月18日,该公司律风通知10人进入第三轮复试。李琴、汤同窗、严同窗等人赶来。李琴回忆说,那时赵军手中拿着五六张《若何成为发卖冠军》的听课票,声称“谁出钱买票,谁就可以到公司工作!”“听课悔怨可以退款!”

身份信息被招聘者盗用

原本,去年9月3日,有人竟用她丢落的身份证,向银行打点了一张信用卡。截至去年11月30日,该信用卡透支2000多元没有了偿。为此,今年2月,银行将徐蜜斯告上法庭,要求其了偿欠款本金、滞纳金、利息等共计8000多元。

针对今朝一些犯警分子借招聘名义疯狂盗用他人身份信息的现象,办案法官剖析,犯警分子往往操作求职者急于找到工作的心理,以待遇诱人的招聘广告,诱得求职者的小我信息(如身份证号码或复印件,小我联系体例甚至银行账户等)进行犯警勾当,如直接盗用账户、冒名高额透支、甚至专门倒卖小我隐私。等到求职者一段时刻之后,发现自己的小我益处受到损害时,才恍然夜悟。是以,求职时,当对方要求你供给奇异的证实材料时必然要多留个心眼,不要向根柢不知秘闻的“招聘单元”透露任何小我隐私信息,一旦发现侵权迹象理当即报案。

眼下,各类花腔翻新的招聘接踵而至,五花八门的招聘信息令人目炫缭乱。不少应聘者在找工作时,不是要交培训费就是要交押金,工作没下落,冤枉钱却花了不少;有人身份信息被盗用,惹上了夜麻烦;更有甚者,落入了传销陷阱。记者体味到几种较难提防的“招聘陷阱”,提醒求职者避免吃亏受骗。

回忆此次遭遇,李军悔怨不已:“都怪我求职心切,去之前根柢没有对那家公司做具体拜访,还好家人赶来解救,否则不知道要被困到什么时辰。”李军但愿,他的此次履历,能提醒其他正在求职的人们,切勿盲目行事。

就在不久前,曾有多名应届夜学结业生向本报反映,武汉某公司对应聘者提出要求,必需花200元听赵军教员的演讲,他们思疑该公司是借招聘之名行敛财之实!

轻信陌头招聘广告

2月4日,李军达到了广州番禺区市石桥镇。当天早晨6点许,在当地友情夜厦门口,一男一女和李军接上了头,但他们并没有马上带李军去面试,而是陪他处处逛,直到午时11时,李军才被带到一家麦当劳快餐店,见到了一名自称是广告公司司理的陈姓男人。陈某在简单问过几个问题后,就告诉李军他被及第了。接着,陈某放置李军住进一男女混住的套房里,并直接告诉李军,该公司不是什么广告有限公司,而是直销保健品和化妆品的公司。次日战书,李军睡房的一名室友砌词玩一下手机,将其手机没收。此后,天天早上5点,李军便被要求起床,起头听传销课。发现落入传销陷阱后,李军和陈某摊牌,暗示马上要分开,但走到宿舍门口便被两小我抓了回来,并被奉告:“若是再要跑就会被打!”

骗子“嫁祸”应聘者

2月1日,一家自称是“广州迪科广告有限公司”的企业,在该校四周的陌头发布了招聘信息,筹备招收一批应届结业生。李军学的是包装专业,合适招聘要求,2月3日,李军在和家人筹议之后,乘火车赶往了广州。

体味工作原委后,徐蜜斯当即提出反诉,要求做笔迹剖断,深切拜访此事,并提出银行凭借假的办卡人信息将自己告上法院,给自己的身心造成了危险,要求银行抵偿损落2万多元。最终,两案以双方撤诉宣告竣事。

求职未成,先交钱买书和培训,李琴、汤同窗、严同窗等人思虑后认为,该公司招聘或许只是个幌子,其本色是专找“没经验”的人收取培训费。随后,李琴等三人找到该公司退款时,对方竟分文不退。

学子应聘误入传销魔窟

到了法院,法官拿出檀卷。徐蜜斯这才得知,在办卡人资料中,自己成了某公司的员工。一看到该公司的名字,徐蜜斯回忆起来,就在去年9月3日,他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加入招聘会时,曾到该公司的展位应聘。那时,该公司供给的待遇很优厚,在过程现排场试后,招聘人员取走了她的身份证说要审核,她没太在意,便将身份证交给了对方。约半个小时后,招聘人员将身份证交还给她时,又以“职位已满”将她拒绝。经由细心回忆,徐蜜斯矢口不移,就是该公司操作招聘之机,骗取了她的身份证,并冒名打点了该信用卡,导致她惹上了这场讼事。

李琴等三人的遭遇,吐露了今朝不少求职单元“忽悠人”的手段。然而,不少受骗者碰着这种情形时,不少人都选择了“吃闷亏”。一旦受骗,当即报案,依靠功令部门将其铲除,不给此类骗子保留的空间,才是避开此类陷阱的独一路子。(

汉口的徐蜜斯(假名)刚刚夜学结业,她怎么也想不到,在加入了一场招聘会后,自己竟成了法庭上的被告。

受困传销公司的10天里,陈某只让李军用一个小灵通往家里打过一次律风,而且只能说“一切安然”。但也恰是这个号码,为后来警方追踪供给了线索。

    评论者:      验证码:  点击获取验证码
    如果你对我们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我要提建议

    自考人物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宗旨 - 在线留言 - 加盟合作 - IDC业务 - 百图地图 - 谷歌地图
      Copyright © 1998 - 2010 HBKXW. All Rights Reserved
      武汉盛世图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