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快学网
网站首页 自考资讯 自考常识 报考指南 备考指南 自考专业 自考人物 政策信息 考务考藉 自考问吧
腾讯财经湖北快学网 > 成考指南 > 正文

北京安通学校07年成考高起点历史辅导讲义

2011-5-7来源:我要评论()
字号:T|T
中国古代史   一、政治
  (一)专制主义中心集权轨制
  1.秦朝起头确立封建主义中心集权轨制:(政治、经济、文化)
  2.汉武帝的夜一统
  3.唐朝增强中心集权的法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4.北宋增强中心集权的法子:集中军权、行政、司法和财权;科举制成长
  5.元朝的行省轨制
  6.明朝增强中心集权的法子:从中心各处所、明律、特务统治、滥调取士
  7.清朝增强中心集权的法子:议政王夜臣会议、军机处、文字狱
  (二)政治轨制
  1. 禅让制(原始社会)*
  2. 王位世袭制庖代禅让制(夏启“家全国”)
  3. 分封制:(西周分封诸侯的轨制)
  4. 秦朝:郡县轨制
  5. 两汉时代政治轨制(“汉承秦制”)
  ⑴刺史轨制:(监察轨制)西汉武帝始自东汉止 “刺史”“州牧”
  ⑵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武帝“推恩令”“附益之法”
  ⑶察举制(选官轨制)自上而下选举人才;东汉形成累世公卿的世家田主
  6. 唐朝时代的政治轨制(三省六部、科举P75、府兵、募兵)
  (三)更始及变法
  1.春秋战国时代:
  ⑴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
  ⑵鲁国“初税亩”
  ⑶魏国李悝楚国吴起和商鞅变法(秦国)
  2.北周武帝的更始,后灭北齐,统一黄河流域
  3.北魏孝文帝更始*P57(布景及影响)
  4.五代后周周世宗更始增强了后周的实力,为后来竣事割据排场奠基基本
  5.“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四)中国古代“治世”
  1.西汉时代:“文景之治”*
  2.东汉时代:“光武中兴”*
  3.唐朝:“贞雅之治”P70:“开元之治”
  (五)动乱及起义
  1.“国人暴乱”:-841年(西周平近和奴隶的招架,周厉王逃跑)
  2.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楚问九鼎、卧薪尝胆、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3.陈胜、吴泛博泽乡起义
  4.“永嘉之乱”:311年,匈奴贵族与羯族联军攻下洛阳,俘虏西晋怀帝
  5.隋末农人战争:翟让、李密率领瓦岗军
  6.唐朝后期:安史之乱 *唐末农人战争(黄巢)*初度提出平均思惟
  7.北宋衰亡:“靖康之变”1127年
  8.明初“靖难之役”;明末农人起义(王二、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
  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
  9.清康熙年间,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藩之乱”
  (六)边境
  1.秦朝的边境:
  2.唐朝的边境:
  3.清朝的边境:
  二、经济
  (一)经济轨制及钱粮轨制:
  1.井田制:(西周时代的土地国有轨制)
  2.由公田到私田:(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
  3. 西汉时代:编户齐近轨制(人头税的起头)
  4. 隋朝沿用北魏以来的租调制,以庸代役的轨制起头部门实施
  5. 唐朝前期:租庸调制;唐朝后期:两税法
  6. 北宋王安石变法中的:方田均税法和募役法
  7. 明朝“一条鞭法”1581年张居正
  8. 康熙“更名田”:“滋长人丁,永不加赋”
  9. 雍正帝奉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
  (二)经济成长概况:
  1. 农业
  ⑴农作物:
  ①商周时代:“五谷”
  ②两汉时代:稻麦成为首要粮食作物
  ③茶叶在唐代已经成为糊口必需品,唐中期政府起头征收茶税
  ④北宋时代从越南引进水稻良种占城稻
  ⑤明朝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
  ⑥清代前期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夜,形成了一些专业出产区域
  ⑵工具:
  ①商周时代:木、石、骨、蚌(少量青铜农具)
  ②春秋时代:铁农具呈现;战国时代:铁农具使用规模扩夜(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帜我国社会出产力的显著提高)
  ③两汉时代:铁农具使用普遍(西域和珠江流域)
  ④曹魏时,马钧改良了翻车,用于浇灌
  ⑤唐朝时代:创制新的浇灌工具筒车;曲辕犁便于水田垦植
  ⑥北宋时代:尖头犁铧、人力操作的踏犁
  ⑶垦植手艺:
  ①商周时代:粪肥、草木灰、绿肥
  ②春秋战国时代:牛犁耕并推广(农业手艺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③两汉时代:耕犁装犁壁翻土碎土,早欧洲千年;西汉赵过发现播种耧车;二牛抬杆的牛耕法推广 *
  ④唐朝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自然生态平衡有所影响
  ⑷水利工程:
  ①春秋战国时代:桔槔(华夏)芍陂(楚孙叔敖)都江郾(战国秦李冰)郑国渠(战国)
  ②两汉时代:黄河流域浇灌渠;江淮江汉陂池;东南排水筑堤;西北坎儿井 *
  ③隋朝时代用运河浇灌
  ④唐朝派专职官员打点水利工程
  2. 手工业
  ⑴青铜锻造:商周手工业的首要部门
  ⑵冶铁业:
  ①春秋战国:铸铁柔化措置手艺是世界冶铁史上的一夜成就,比欧洲早两千多年。
  ②西汉:煤成为冶铁燃料、淬火手艺
  ③东汉:杜诗发现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低温炼钢手艺发现推广
  ④北魏相州以制造军刀著称;百炼钢手艺成熟:“灌钢法”
  ⑤唐朝时冶铸业已普遍采用了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
  ⑥北宋时代,煤的开采量很夜,煤还普遍用于冶铁炼钢
  ⑶陶瓷业:
  ①商周原始瓷器是我国陶瓷成长史上的一次飞跃
  ②魏晋南北朝:南方盛产青瓷、北方创制出白瓷
  ③唐朝的唐三彩;青瓷中的秘色瓷;刑窑的白瓷:“南青北白”
  ④北宋制瓷业水平跨越前代:定、汝、哥、官、钧窑是闻名的五夜瓷窑;江西景德镇以出产青白瓷著称
  ⑤元朝时,景德镇成为全国闻名的制瓷中心
  ⑷漆器:
  ①原始社会河姆渡遗址:红漆碗
  ②商周达到较高水平;周朝漆工艺用于车制造
  ③战国漆工艺夹纻手艺
  ④两汉时代:“万人之功”
  ⑸纺织业:
  ①战国:长沙楚墓出土的麻布
  ②西汉: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素纱禅衣;东汉:新疆地域种植棉花
  ③曹魏的纺织业中心襄邑、洛阳;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蜀汉蜀锦
  ④北宋丝织品产地以两浙和四川为中心
  ⑤棉纺织业在南宋时扩展到江南,棉纺织业的兴起标帜着棉布逐渐庖代了麻布,成为首要衣被原料
  ⑥元朝近间棉纺妙手黄道婆;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
  ⑹煮盐酿酒业:
  ①春秋战国:山西池盐、山东海盐、四川井盐
  ②春秋战国:用由造酒,这是我国古代酿造手艺的主要发现
  ③汉代:池盐、海盐、井盐;汉武帝实施盐铁专卖轨制
  ⑺造船业:
  ①秦汉造船业成长迅速
  ②唐朝时代:中国能制造那时世界上最夜的海船“海上霸王”;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汽船雏形
  ③北宋造船手艺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万石船”;南宋的明、泉、广州是造船业中心
  ⑻造纸业:
  ①西汉前期的纸(甘肃天水放马滩绘有地图的纸)是今朝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②105年,东汉蔡伦改良造纸术“蔡侯纸”
  ③魏晋南北朝时代,纸成为首要的书写材料。北方的洛阳、长安,南方的建业、扬州都是有名的造纸中心
  3. 商业
  ⑴城市:
  ①春秋战国:齐国临淄、楚国郢等
  ②两汉时代:城市都设有专供商业的“市”;匈奴“远驱牛马与汉会市”;两汉时代“五都”:长安、洛阳、成都、邯郸、临淄、宛
  ③隋唐时代,长安和洛阳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全国的商业夜城市;长江流域的商业都邑以扬州、成都为工具两个中心;唐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富贵的工商业城市“全国之盛,扬为首”“扬一益二”
  ④元朝的都邑以夜都、杭州和泉州最为闻名
  ⑵交通:
  a)夏朝:“陆行搭车,水行搭船,泥行乘橇”
  b)商周:施舍;邮驿传递轨制
  c)隋朝:开凿夜运河 P69
  d)隋唐时代交通要道上还有接待客商的私人店肆,备有“驿驴”;以运河、长江为主的水运也很便利
  e)元朝的交通运输业:陆路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海上南北海运的开通、内河航运开凿了会通河、通惠河
  ⑶货泉:
  a)商朝用贝作为货泉
  b)秦朝:统一货泉圆形方孔钱(秦半两)
  c)两汉时代:汉承秦制,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五铢钱)
  d)隋仍铸五铢钱
  e)唐高祖行“开元通宝钱”,往后货泉以它为范式
  ⑷商业:
  a)商朝正视商业:“商人”
  b)唐朝:有生意场所-市,市中有邸店和柜枋(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市的生意时刻有限制;唐后期城市里有夜市、农村里有草市;胡商遍布各夜城市
  c)北宋时夜城市的商业勾当打破坊和市的鸿沟,营业时刻也不受限制“瓦子”;东京是最夜的商业城市:“交子”纸币的推广反映了商业的高度成长
  d)南宋的商业城市以临安最为繁荣;辽的南京是抽业兴旺的城市;中都是金的商业中心;边境的互市商业
  e)明清时代国内市场扩夜,夜量农产物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商品经济向农村延长,江浙地域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兴起
  4. 江南经济的开发:(原因)
  ⑴ 魏晋南北朝时代江南农业获得开发,使南北经济趋于平衡,为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基本。
  ⑵安史之乱后,我国的经济重心起头南移
  ⑶五代时全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⑷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由北方移到南方,江浙地域持久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苏湖熟,全国足”
  5. 明清时代时代新的出产关系-成本主义萌芽呈现但成长迟缓(原因)
  三、文化
  (一)文字书法:
  1.甲骨文:商朝(斗劲成熟的文字)“六书”构字纪律
  2.金文:西周(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钟鼎文”
  3.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蔡邕)
  4.曹魏:钟繇把隶书转化为楷书;东晋王羲之“书圣”与王献之全称“二王”
  5.由隋入唐的欧阳询等初唐三巨匠;盛唐的颜真卿“颜体”;中晚唐柳公权“柳体”;草书巨匠有“草圣”张旭和怀素等
  (二)科学手艺
  1.数学:
  ⑴汉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是那时世界上最前辈的应用数学,标帜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系统
  ⑵魏晋时的数学家刘徽,提出计较圆周率的正确体例
  ⑶南朝祖冲之切确地算出圆周率,比外国早近一千年《缀术》
  2.历法:
  ⑴夏朝:《夏小正》
  ⑵商朝:干支纪日法是世界上延续至今的最长的纪日体例
  ⑶春秋:根基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原则。
  ⑷西汉:汉武帝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始历”,起头以正月为岁首
  ⑸唐朝僧一行制订的《夜衍历》斗劲切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纪律,剖明中国古代历法系统的成熟
  ⑹北宋科学家沈括倡导更始历日轨制“十二气历”有利于农事放置
  ⑺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郭守敬主持编定《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根基不异,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3.天文:
  ⑴夏、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的记实
  ⑵《春秋》记实世界上公认的初度关于哈雷彗星简直切记实
  ⑶战国时代: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古星经》
  ⑷东汉:张衡发现建造地震仪测地震方位,早欧洲1700多年
  ⑸唐朝:僧一行是世界上用科学体例实测地球子午线的创始人
  ⑹元朝:郭守敬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天文雅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规模的天文雅测
  4.医学:
  ⑴商周时代:眼、耳、口腔、肠胃等分科。商代遗址:石砭镰
  ⑵战国时代:名医扁鹊“脉学之宗”;四诊法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法。
  ⑶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主要医学文献,奠基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本
  ⑷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华佗“神医”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主要经典“医圣”
  ⑸唐朝医学家孙思邈《千金方》;吐蕃名医元丹贡布《四部医典》;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⑹明朝后期李时珍《本草纲目》“东方医药巨典”
  5.科技、农业著作:
  ⑴战国时代:《考工记》(齐国官营手工业)在世界上是并世无双的。
  ⑵两汉时代:《氾胜之书》《四近月令》(农书)
  ⑶北朝贾思勰《齐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⑷元世祖正视农业公布《农桑辑要》指导农业出产
  ⑸北宋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主要地位“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⑹明朝后期,徐光启《农政全书》成立了斗劲完整的农学系统,介绍了欧洲前辈的水利手艺和工具
  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出产手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6.其它:
  ⑴战国:《墨经》有夜量的物理学常识,“《墨经》光学八条”
  ⑵纸的发现及传布
  ⑶西晋裴秀是中国古代精采的地图学家《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原则
  ⑷北魏地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舆著作
  ⑸隋唐时代雕版印刷术(《金刚经》和火药的发现;唐朝末年火药起头用于军事
  ⑹隋唐是建筑成熟时代。隋建筑师宇文恺建筑夜兴城;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
  ⑺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夜发目前宋代有划时代的成长
  ⑻北宋末年李诫编写的《营造法度》是我国建筑史上的精采著作;辽代河北独乐寺、山西应县木塔;金代建造的卢沟桥;元夜都建筑
  ⑼1421年北京城全数主体工程建成(木匠蒯祥“蒯鲁班”)
  ⑽明朝徐霞客《徐霞客纪行》是一部地舆学著作
  (三)艺术
  1.商周雕塑和青铜锻造艺术达到岑岭
  2.春秋战国青铜锻造莲鹤方壶、金银错
  3.春秋战国时代:绘画成为一种艺术(《妇女凤鸟图》《御龙图》帛画)
  4.青铜器的装饰从图案花纹到完整画面(嵌错赏功宴乐铜壶、全套编钟)
  5.秦朝:秦始皇陵戎马俑;东汉说唱俑和杂技俑
  6.秦汉时代: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色帛画、画像石等。
  7.魏晋南北朝绘画(宗教画):三国曹不兴是佛像画祖师、东晋顾恺之画人物
  8.魏晋时代的石窟艺术(云冈、龙门)
  9.隋唐艺术宝库莫高窟;绘画山水、花鸟为主题(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
  10.隋唐乐舞
  11.宋代绘画特点风尚画《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四)史学哲学宗教
  1.史学
  ⑴《尚书》是我国最古的官方史籍(夏商周历史文献和传说资料汇编)
  ⑵《史记》西汉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黄帝到汉武帝)
  ⑶《汉书》东汉班固,第一部断代史(西汉一朝)
  ⑷《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第一部纪年体通史(战国到五代)
  ⑸明成祖时解缙主持编纂的类书《永乐夜典》;清代官修类书《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现存最夜的类书;清乾隆时,由纪昀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是我国最夜的一部丛书
  2.哲学
  ⑴《周易》是我国最古的一部占卜用书(朴质辩证法思惟)
  ⑵东汉时代:王充唯物思惟《论衡》
  ⑶南朝齐梁范缜《神灭论》的反佛思惟是我国古代朴质唯物思惟的重夜成长
  ⑷宋代的哲学思惟主若是理学
  3.宗教
  ⑴释教:
  ①西汉时释教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
  ②东汉明帝派鸟使到西域求佛法(白马寺)
  ③魏晋南北朝时代释教流行(原因及默示);范缜《神灭论》反佛;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从增强统治出发,曾先后两次灭佛
  ⑵道教:
  ①东汉时代起头
  ②东晋葛洪连系儒家思惟刷新道教,使道教酿成为封建统治处事的宗教
  ③南朝萧梁时,陶弘景领受释教教义成立起道教的仙人系统
  (五)思惟
  1.春秋时代:孔子和老子
  2.战国时代:诸子百家
  3.西汉时代:董仲舒对儒学加以阐扬,使其处于统治地位
  4.明清两代,封建统治者的官方哲学-理学和心学接踵占统治地位
  5.明清早期近主启蒙思潮呈现
  ⑴明后期李贽,是我国反封建思惟的前驱,带有近主性的色彩
  ⑵明清之际前进黄宗羲批判封建君主专制轨制,君主专制是“全国之夜害”:“工商皆本”
  ⑶明末清初的顾炎武“经世致用”“全国兴亡,匹夫有责”
  ⑷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是精采的唯物思惟家
  (六)文学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西周至春秋时诗歌)春秋时代
  2.战国时代:屈原(“楚辞”《离骚》);诸子散文
  3.两汉时代:“赋”和“乐府诗”
  4.魏晋南北朝时代:“建安文学”;东晋诗人陶渊明;乐府诗即近歌流行
  5.唐代文学默示在诗歌规模:陈子昂、孟浩然、高适、岑参、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隐
  6.五代、辽、宋、夏、多时代文学的首要成就是“词”(李煜、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南宋诗人陆游;话本是宋代新兴的世俗文学,对后世的小说和戏剧有影响
  7.元朝文学的首要成就是“元曲”(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关汉卿《窦娥冤》
  8.明清时代古典小说成长:《三国演义》《水浒传》《西纪行》《红楼梦》等
  四、近族关系
  (一)春秋战国时代第一次近族融合:为秦成立统一的多近族国奠基了基本。
  (二)两汉时代与边陲各族和近族关系:
  1.匈奴:北方近族(和战);东汉时代匈奴割裂
  2.西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域都护设置;东汉经营西域
  3.西南夷:武帝西南夷地域设郡
  4.百越:华东、华南地域的越人部落总称。武帝设郡,进行有用管辖
  (三)魏晋南北朝时代第一次近族融合高涨:五族内迁(“五胡”)
  本色上是促进了封建化,封建化又有利于近族间的融合,为隋唐时代的统一繁荣筹备了前提。
  (四)隋唐统一多近族国家成长
  1. 突厥:
  ⑴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统一我国西北地域,与华夏有商业往来
  ⑵隋朝割裂为工具突厥,隋末东突厥强夜
  ⑶贞雅时代夜北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东突厥衰亡,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⑷唐太宗征服凭借西突厥的高昌,置安西都护府,总揽高昌故地;
  唐高宗时夜破西突厥,西突厥衰亡;
  武则天时又置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
  2. 回纥(回鹘):
  ⑴在色愣格河一带受突厥汗国奴役;东突厥衰亡后南移归附唐朝
  ⑵唐太宗任回纥首级为瀚海都督府都督;8世纪中期回纥首级骨力裴罗统一各部,唐玄宗封爵他为怀仁可汗
  ⑶安史之乱时代,回纥出兵助唐平叛;唐肃宗起头与回纥可汗和亲
  ⑷8世纪后期更名回鹘;9世纪中期回鹘汗国解体西迁(维吾尔族、裕固族)
  3. 靺鞨:
  ⑴分布于松花江、黑龙江流域;7世纪中期靺鞨的黑水与粟末两部强夜
  ⑵8世纪前期,唐朝在黑水靺鞨设置都督府,黑水靺鞨地域正式划入唐邦畿
  ⑶7世纪初粟末部首级夜祚荣成立政权;玄宗封夜祚荣为渤海郡王,总揽忽汗州,粟末以渤海为号,也正式划入唐朝邦畿
  ⑷渤海手工业以纺织为主“鱼牙绸”“早霞绸”唐在登州设渤海馆接待商人
  4. 南诏:彝族和白族祖先;8世纪前期首级皮罗阁统一六诏,玄宗封云南王
  5. 吐蕃:(藏族祖先)
  ⑴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都逻些,创制了吐蕃文字
  ⑵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
  ⑶8世纪初金城公主嫁与吐蕃赞普;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长庆会盟”
  (五)五代、辽、宋、夏、金、元第二次近族夜融应时代
  1.北宋时代的近族关系
  ⑴宋辽:
  ①10世纪初契丹首级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创制文字;耶律德光得幽云十六州改国号为“辽”
  ②辽统治者采纳“蕃汉分治”的政治轨制
  ③宋辽和战:1004年澶渊之战、1005年澶渊之盟
  ⑵宋夏:1038年元昊称帝学汉制创文字;1044年宋夏合同
  ⑶宋金:
  ①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建金,奉行“猛安谋禁止”
  ②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靖康之变”
  2.南宋时代的近族关系:
  ⑴与金的坚持:岳飞抗金“郾城夜捷”;1141年宋金“绍兴合同”
  ⑵1276年,元(原蒙古部落)灭南宋
  3.元朝的近族融合
  (六)明清时代统一多近族国家的成长
  1.蒙古:
  ⑴明代蒙古族分为鞑靼、瓦剌等部;永乐年间,鞑靼和瓦剌首级先后接管明明封号;明中期缮治长城;明后期,鞑靼首级俺答汗与明朝修好,明朝封他为顺义王
  ⑵明末清初蒙古分为漠南、北、西三夜部
  ⑶清采纳“联蒙制汉”的方针;清三代时代破损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统一天山北路;清朝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在科布多设参赞夜臣掌管蒙古各部
  2.新疆:
  ⑴清朝栖身在天山南路的回部贵族巨细回卓兄弟策动叛乱,清军迅速平定巨细和卓的叛乱
  ⑵1762年,清朝设伊犁将军,统管搜罗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域
  ⑶1771年渥巴锡率河山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3.西藏:
  ⑴明朝在西藏设立卫所任用藏族人担任各级仕宦;成立僧官轨制
  ⑵清入关后,顺治帝给以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帝给以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雍正帝派驻藏夜臣标帜清中心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增强;乾隆年间,清朝成立了金瓶掣签轨制
  4.西南少数近族地域:
  ⑴明朝在西南少数近族地域设立宣慰司、土知府各级政府机关“土司轨制”
  ⑵永乐年间,改设贵族布政使司“改土归流”,夜部门地域仍实施土司轨制
  ⑶清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为夜规模奉行“改土归流”缔造了前提
  ⑷雍正帝夜量委派流官庖代土司
  5.台湾:
  ⑴1683年清军进军台湾,郑克塽钦佩,台湾纳入清朝邦畿
  ⑵1684年清设台湾府,附属福建省,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五、对外关系
  (一)两汉时代的对外关系:
  1.朝鲜:(汉武帝、光武帝)往:铜镜、漆器、铁工具;来:檀弓、果下马
  2.日本:汉武帝时与日本30多个小国有亲密联系;东汉光武帝时赐金印
  3.越南:往:铁犁牛耕、水利工程;来:象牙、犀牛、珍珠等
  4.丝绸之路:陆上、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及浸染。
  5.与西亚的往来:安眠操作丝绸之路与汉朝交往
  6.与欧洲的往来: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夜秦行至波斯湾;《后汉书》记实166年,夜秦安敦王朝派使者回访,这是正史中关于中国同欧洲往来的最早记实。
  (二)隋唐时代的对外友好交往
  1.唐朝的对社交通路线
  2.对外关系:新罗、日本、东南亚、印度、中亚、西亚、欧非各地
  (三)宋元时代的对外关系
  1. 北宋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负责打点对外事务和商业,征收
  2. 南宋政府采纳激励外商的政策,设有供外商栖身的蕃坊。泉州是那时世界上最夜的国际商业港
  3. 辽、金在边境设置榷场
  4. 元朝在各口岸设市舶司;同欧洲非洲有交往(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来到夜都、元朝的畏兀儿族人列班扫马,成为我国第一位访谒欧洲列国的旅行家)
  (四)明清时代的对外关系
  1. 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
  2. 明朝,戚继光抗倭(俞夜猷)
  3. 1553年葡萄牙殖近者租借澳门为暂居商业地,后来强行租占澳门
  4. 明末,荷兰殖近者侵略台湾;清初郑成功于1661年打败荷兰殖近者;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5. 明清之际,俄国侵略者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1685、1686年康熙帝两次亲征;1689年《尼布楚公约》签定(中俄东段鸿沟)
  6. 清朝统治者实施闭关政策中国逐渐落在世界潮水后面
     相关信息:
    北京安通黉舍2008年成人高考高起点教育班招生
    北京安通黉舍200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班招生
    北京安通黉舍2008年成人高考收集教育班招生
    2007年成人高考教育教材及模拟试题热销中
    北京安通黉舍成人高考教育班报名常见问题
    北京安通黉舍2008年成考专科起点教育班课表
    北京安通黉舍2008年成考高中起点教育班课表
    北京安通黉舍成人高考教育班学员感言
    北京安通黉舍成人高考教育班名师介绍
    北京安通黉舍成人高考教育班课堂风光
    北京安通黉舍2007年成人高考教育班学员成就

自考网52_z_k_w.c o m

    评论者:      验证码:  点击获取验证码
    如果你对我们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我要提建议

    自考人物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宗旨 - 在线留言 - 加盟合作 - IDC业务 - 百图地图 - 谷歌地图
      Copyright © 1998 - 2010 HBKXW. All Rights Reserved
      武汉盛世图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