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快学网
网站首页 自考资讯 自考常识 报考指南 备考指南 自考专业 自考人物 政策信息 考务考藉 自考问吧
湖北快学网湖北快学网 > 大学生活 > 正文

七成大学生有过逃课史 大三大四学生逃课商量

2011-10-13来源:本站编辑管理员我要评论()
字号:T|T

“不逃课的大学生涯是不完整的,人生也得留下点回忆”,“逃课”已经成为大学里一种普遍而独特的现象,不少大学生甚至把“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的理论奉为“逃课心经”。今天你逃课了吗?带着对高校学生
逃课问题的关注,记者在港城高校中进行了调查走访。

    YMG记者 夏丹JQBFHVpuFcwKDBkaBhrW

    逃课渐成大学生群体公开的秘密

    高校开学不久,微博上关于逃课的帖子就超过百万条,众多大学生纷纷晒出自己的逃课想法、心得等,逃课渐成大学生群体中公开的秘密。

    日前,记者在烟台各大高校调查中了解到,曾经逃过课的同学比例约为68%,其中经常逃课的同学比例约为9%,31%的同学赞同“上不上课都无所谓,只要拿到学分就行了”的说法。烟台某高校一名大二学生侯立斌告诉记者,班里几乎已经没有还没逃过课的同学了。“有些老师上课习惯点名,上他们课的人数就会多一些。总是点名不到的话,考试就会有危险了。”侯立斌如是说。

    在逃课学生年级比例的调查中,记者发现大三学生逃课者最多,约占32%,多数学生表示自己从大一下学期就开始了“逃课之旅”。大学生苏亚磊告诉记者,自己大一时还比较老实,上了大二之后,有了电脑,越来越迷恋网络游戏,很少再走进课堂了。“大一时都会认真去上课,但是慢慢发现周围很多同学不上课也没人在意,自己也就开始松懈了。”大二学生于曼告诉记者,有些学生逃课是出于一种“从众心理”,“尤其是一些公共课和选修课,宿舍里的人一商量,就往往都不去上课了。”

    缺乏兴趣是逃课主因

    一位大三学生跟记者提起了学校内时下流行的逃课“等级观”:大一是实习生,偶尔逃之;大二是“熟练工”,酌情逃课;大三大四是“老油条”,逃课没商量。逃课备受“推崇”,高校学生逃课原因各有不同。IWpvgdeSdJlibOzxyohN

    孔科是物理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高考时他没能如愿考入自己喜欢的计算机专业,而是学习了物理专业。一直对计算机很感兴趣的孔科对自己的专业产生了很大的抵触心理,专业课程他很少去上,更多的则是旁听自己喜欢的计算机课程。“我觉得现在的课程设置太单一了,我逃课是为了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扩充一下知识面,”孔科说道。于丹浩则对记者说:“我逃课通常是因为在图书馆看书,大学两年时间,我在图书馆几乎翻遍了我们专业的所有书籍,我觉得这比上课听一些枯燥的条条框框有益多了。”“很多同学逃课是因为对所学课程缺乏兴趣,与其在不喜欢的课程上耗费精力,倒不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多汲取点知识。”于丹浩告诉记者,“缺乏兴趣”是很多同学远离课堂的主因。

    高校老师谈治疗学生逃课良方

    针对日益“风靡”的高校逃课现象,记者采访了部分高校老师。bKZSHRPQMYlOlmBMRtqK

    “我们很高兴学生可以看到实践经验的重要性,但是更加希望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积累工作经验,而不是牺牲课堂时间。大学课堂是一个汲取知识的宝贵渠道,在部分学生看来枯燥的课程,实际上是十分有益的,知识需要时间沉淀,它会影响一个人以后的判断能力、创新意识,学生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点。”烟台某高校文学院教务处秦凤珍老师对记者说道。

    谈到如何解决大学生逃课这一问题,秦老师则认为应从老师教学环节入手。“学生逃课也有老师教学上的问题,如授课方式僵硬,课堂缺乏新意等,若讲课时运用一些现代化手段,为学生多提供实践机会,或许可以吸引学生留在课堂。”nKFsljSIcPAxzvOUXUVk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针对大学生逃课现象,众多高校纷纷采取多种措施严防学生逃课,如严重警告、扣留毕业证等。有些高校规定,学生一学期旷课次数超过某门课程学时总数三分之一者取消考试资格。

    针对就业压力下的逃课行为,一位高校班主任则建议加强就业观教育。“高校应逐步引导学生规划人生,减轻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同时,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课堂,在实践中提高就业竞争力。”该班主任如是说。

LrTQJQBFHVpuFcwKDBka

    评论者:      验证码:  点击获取验证码
    如果你对我们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我要提建议

    自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