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您是什么原因,才走到自考之路上来的。自考的时间(专业)安排总战略是:越短越好。自考之路是不平凡的,自考之路是很苦的,“学习”和“考试”永远是两回事,59和60没有什么差别,但却是本质的区别。要想成功自考,时间上不能拖的太长。
1、如果你是全日制学生
没有工作的压力,学习生活由家长支持,应全力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绝大部分考试。因为首先你们年龄比较小,记忆好,时间充足,有条件全力投入学习。我就见过一些学生,他们每次都能过四、五门。记住,要能战胜自我、战胜孤独,要能从忍受寂寞走向不平凡,成功属于永不轻言放弃的人。如果未来的你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一生中每当回忆那段时光的时候,你会感到收获的喜悦和大学生活的意义。
2、如果你是在校学历文凭考生
你更有条件速过自考(心得),因为你每年有四次考试机会,而且专科国考只有十门。
记住那句话:怕苦的人苦一辈,不怕苦的人苦半辈。当然,我也见过一些计划外学生,上了大学以后,一下子对不同以往的中学生活安排不够合理。太多的新奇、太多的诱惑,使他们不好把控自己的学习。转眼两三年过去了,所过科目屈指可数,眼看就要毕业,只能放弃自考,拿个学校自己的“毕业证”,此证既不能考四级,也不能续本和考研,社会承认度大家有目共睹,只不过是考生和家长对几年下来所花的“青春”和“金钱”的心理平衡方面的补偿罢了。结果是匆忙参加工作,绝大数都在做销售工作(没有对销售工作有什么看法,只不过销售工作是永远最容易得到的工作),非常辛苦。我觉得,这样的大学时间安排,是绝对的失败。
3、如果您是在职学习
首先,您必须是还差不多的科目就考完的情况。不然,在时间安排上很难“鱼”和“熊掌”兼得。
许多同学都喜欢考前听一次串讲,通过几年的教学,我认为这种学习方式只适合两种人:一种是,去年没考过且只差几分,或已对书本(资料)烂熟的考生,去听一下,让老师帮着理一下考试的思路;一种是对本门课程水平很高的学生,只不过不太了解考试的结构和出题类型(如一个英语基础很高的考学,去听英语专科的写作基础的串讲)。如果你不是这两种学生,笔者建议不要采取这种学习方式。有些同学自己平常不怎么学习,报着一种试试看的态度,认为听了一次串讲,花个几十元钱,老师给了重点,回去一背就行了,或是老师能讲一些“重点中的重点”。这样的同学可能偶尔成功一、两次,但不可能总成功。
因为:(1)老师划下整本书的点题,都会命中率很高的,这些同学有时间去背吗,即使有时间背一科,也不可能一次过几门;(2)有些串讲效果还不如划下整本书的效果,要不网上就不会有那么多抗议的贴子了;(3)别奢望得到“重点中的重点”,一般核心教师是不会讲这种串讲的,即使讲了,他为什么要透露些什么呢?这样做对长远来说他有什么好处吗?一般老师会就课本的重点来串。更何况,有些串讲老师的经验不太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