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布莱特项目创立于1946年,以参议员富布莱特的名字命名,由美国国务院负责实行,在全球190多个国家提拔高程度的学者,每年不同学科的提拔人数加在一起不超过800名,中国每年的名额也不超过40名。提拔出来的学者由美国国务院全额赞助,到耶鲁、哈佛、麻省理工学院等美国顶尖级名校进行动期一年的深造,并受邀到美国的政府机构、公司和其他研究中心进行访问。就中国而言,要想成为富布莱特学者,至少要过三关。一是获得“985”、“211”大学提名,二是参加美国富布莱特项目标初选,三是美国驻华大使馆组织专家进行复试。
经过这三关角逐,田俊武和来自清华、北大、人大、复旦、武大、南开等名校的39人,成为2011—2012年度美国富布莱特学者。而在这40位来自中国名校不同学科的富布莱特学者中,只有田俊武一人本科第一学历是自考出身。田俊武从一个自考生飞到耶鲁大学做富布莱特学者,期间经历了怎样的艰巨困苦呢?
少年家贫的田俊武在1982年初中毕业后考入一个“小师范”,1985年毕业后被分配到黄河古道边一所偏僻的农村中学教书。那里没有高大的教学楼,没有丰富的图书,甚至没有女教师。到了而立之年还形单影只的他想通过参加成人高招来转变自己的命运,但多次申请都石沉大海。正当田俊武对前途失望的时候,墙上的一张高级教导自学测验简章引起了他的注意。虽然由于风雨的剥蚀,简章早已发黄和破损,但他还是看明确了这种测验的性质。
这份简章犹如暗中的启明星,给田俊武带来了光明。他决心参加自考。1988年秋天,田俊武第一次走进了高级教导自学测验的考场。在短短的3年内,他以惊人的毅力,以优良成绩一次性通过英语专业的24门课程测验,包含他第一次接触的俄语。1991年12月拿到自学测验本科文凭后,田俊武的职称和工资级别得到了进步,也收获了爱情。他并不满足已有的成绩。他要向更高的目标冲刺,那就是报考硕士学位研究生。
田俊武自幼爱看军事题材的小说和影视,所以在报考研究生的时候,自然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和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作为首选。不过,随后的考研道路可没有参加自学测验那么顺利了。虽然经过几年的拼搏,他先后达到了两家院校的成绩并参加了复试,终因身材条件不符部队院校的标准而与它们失之交臂。参军梦幻灭了,田俊武又把眼力转向清华大学。1996年他参加了清华大学外语系的研究生测验,并达到了录取分数线。遗憾的是,由于心理紧张,在参加听力复试的时候没有施展好,又与中国顶尖名校的研究生失之交臂。几次失利,使田俊武陷入极度的愁闷之中。更使他难以忍耐的是,周围人的风言风语:一个自考生想报考研究生,那不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吗?
面对研考的失败和周围人的议论,田俊武曾经迟疑过,但最终选择了保持。这一次,他转变了研考策略:如果不能一次到位考上名校,就先考入非重点大学。1997年他改考河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终于以优良的成绩被录取。有了河南大学硕士学位,田俊武又一鼓作气,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博士。博士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国的“985工程”名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年后被评为副教授。当得知美国的富布莱特项目后,生性不服输的他又向美利坚冲刺,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了一位美国富布莱特学者。
田俊武坚强不息的奋斗精力告诉我们:知识能够转变命运,拼搏会取得更高成绩。或许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可能错过上“985”或“211”大学的机会。但是,只要我们不屈服于命运,努力攀登,就必定会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