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总裁汪延
1996年4月加盟四通利方公司,国际网络部部长。同年6月,参与创办利方在线网站。汪延在网站策划、管理运营与市场拓展等方面积累了成熟的经验,经过他与四通利方其他同事的共同努力,利方在线在1998年成为中国地区最受欢迎、访问量最高的中文网站之一,并于1999年成功地完成了与华渊资讯网的融合,成为中国新浪网,同年出任新浪网中国地区总经理。2003年5月任新浪首席执行长、董事兼总裁。湖北快学网www.hbkxw.com
从2006年5月起退出公司管理层,担任新浪副董事长职位。汪延曾任新浪网中国区总经理,2001年6月被任命为新浪总裁。汪延于1996年与同事共同创建四通利方公司国际网络部任部长,并于同年6月创办了国内最早的商业中文网站之一-利方在线。汪延在网站策划、管理运营与市场拓展方面积累了成熟的经验,经过他与四通利方其他同事的共同努力,利方在线于1998年成为中国地区最受欢迎、访问量最高的中文网站之一,并于同年成功地完成了与华渊资讯网的合并。汪延1996年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法学学士。
中学时代起,汪延就对电脑情有独钟,经常去中关村玩电脑,节假日也跟同学一起趴在电脑上玩游戏。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如果当时清华有电子游艺系的话,他一定会考清华。
从小到大,汪延的生活环境非常好,爷爷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早年响应周总理的号召从国外回来,父母则一直在法国。1989年高中毕业后,他觉得自己应该学法律,就去了法国读法律,在那里也成天泡在电脑上。大二时,他有一阵子对电脑着迷到了痴狂的地步,进而怀疑在大学读书的意义,想放弃学业回国。为此汪延跟家里闹得不可开交,他甚至离家出走,住在机场旁边的一个小旅馆里,打算过两天就坐飞机回国。在断断续续的中断后,汪延还是拿到了大学文凭。汪延如此这般屡屡辍学,倒不是别的原因,他只是等不及读完书后才进入计算机这一行业。
汪延发现巴黎的电脑市场非常大,但在法国市场上还没有一家中文系统。1991年暑假回来,汪延认识了王志东,那时都是WPS、DOS的天下,Windows也还没有进入中国,王志东做BDWin时也没有多少人很认可他。汪延就写了好几封信鼓励他,说你这东西一定是最好的成果。
等到中文之星出来的时候,尽管商业包装挺差,但已经是一个很产品化的实用性商品。从1992年开始,汪延通过父亲的公司在欧洲代理销售过中文之星,还成立了一个所谓的开发中心,利用中文之星专门为当地的华人餐馆开发了简易的中文的财务软件。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这一产品在欧洲销售得非常好。几乎是定多少销多少,一开始汪延订了25套,还没有到货,就已经预售一空;再订50套,一样是货还没有到就被订购完了。当时汪延想法也很简单,即使它不赚钱也值,因为这是中国软件第一次在海外登陆,是一件相当提气的事情。
1995年暑假汪延回到国内,跟几个同学坐在一起商量,趁着年轻大家总要做点什么。每个人都有着这样一种强烈的创业冲动和激情,不做点什么出来,简直辜负了同学一场。一开始大伙想做光盘杂志,后来逐渐想做网上的东西。虽然同学各在一方,但业余时间都在倒腾这些东西。当时也没有什么商业上的考虑,只是希望这个小网站既成为中国对外的一个外窗口,对于世界来说又是能够看到中国的一个窗口。后来又有人提出,如果大家都想要活命的话,还得给别人做网站,于是汪延找到王志东谈合作,没想到一拍即合。
汪延于2003年5月被任命为首席执行长CEO/董事兼总裁,全面负责公司发展的战略制定及具体执行计划的管理。汪延曾任新浪网中国区总经理,2001年6月被任命为新浪总裁。汪延于1996年与同事共同创建四通利方公司国际网络部任部长,并于同年6月创办了国内最早的商业中文网站之一-利方在线。汪延在网站策划、管理运营与市场拓展方面积累了成熟的经验,经过他与四通利方其他同事的共同努力,利方在线于1998年成为中国地区最受欢迎、访问量最高的中文网站之一,并于同年成功地完成了与华渊资讯网的合并。
汪延1996年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法学学士。
汪延2003年5月担任新浪CEO。1996年汪延与同事共同创办了国内最早的商业中文网站之一---利方在线。1998年促成与华渊资讯网合并成为新浪网,之后任新浪网中国区总经理,2001年6月至2003年5月任新浪总裁。
汪延在网站策划、管理运营与市场拓展方面有成熟的经验。他带领新浪实施"向传统产业学习、与传统产业合作"战略,成功在IT、体育、游戏、金融、房产、汽车、消费品等多个传统行业领域进行全面合作,并积极探求多元化的赢利模式.
在汪延看来,新浪有着其独特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和产品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一种非常务实的方式,而不是以单纯的融资、上市为目的。在新浪的核心价值里,产品和服务是第一位的,而非通过炒作,上市、融资也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其次,新浪非常强调团队工作的理念。汪延认为,在一家公司里,许多人都是可以自己去当老板,甚至有些人是放弃老板位置来的。在初创始期,大家可以不在乎自己怎么样,但一旦公司大了,比如说在上市之前,有人说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会乱,乱的一方面是指公司为了上市必须争分夺秒,另一方面就是每个人要都在关心自己到底能够划一个多大地盘、占多少股权等等,因而使得公司成员的利益冲突加剧,进一步引发个人膨胀,而新浪一直告诫自己的团队成员要有一种非常好的心态平衡。
回过头来看,汪延认为,从四通利方到今天的新浪网,公司的转型过程中经历了几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值得庆幸的是,在每一个转折关头,他们都选对了。而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及时响应外在环境的变化,并作出及时的判断。
新浪前三任CEO或者是技术高手,或者是资本运作的行家,而汪延给人的印象却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干活的”。上任伊始,汪延就表示他的目标是增加新浪的收入,努力提高利润率,而不是主要靠削减成本来达到盈利超过搜狐和网易。在2003第二季度的财报发布后很短的时间里,新浪宣布发行可转换债卷8000万美元;11月13日,新的品牌宣言活动开始;11月28日,新浪宣布代理韩国游戏《天堂II》;12月9日,又悄然收购上海财富之旅酒店预订网。现在的汪延,已经不仅仅是“干活”的CEO,更是为新浪如何走好下一步而深思熟虑的CEO。
接触互联网将近十年,汪延对于互联网的理解日益深刻。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技术为王、应用为王、内容为王和服务为王的各个阶段,新浪的变化就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面镜子,汪延认为经过了七年的发展,新浪这样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由当初的“技术性公司”发展到“门户网站”再到现在的“以服务为中心的互联网公司”,可以说,互联网找到了自己的支撑点。
汪延多次向他的团队强调,互联网产业的疆界正在模糊,传统媒体、客户、用户、合作伙伴等的融合将掀起下一轮互联网经济的浪潮。面对这些,“在未来几年中,门户网站应该向纵深发展,在新闻内容、研发等方面大力投入,巩固企业核心竞争力,继续多元化发展,抓住重要机会,如在线游戏、电子商务、无线、搜索等新的增长点”。
从1995年第一次接触互联网,网络就让汪延强烈地感觉到了世界的奇妙和诱惑。对网络的激情,在经历了行业的跌宕起伏,直至成为新浪CEO之后,仍然能够让人感觉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