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网CEO 李松
初见李松,他看起来只是一位典型的中国互联网创业家:离开美国互联网,回到中国,希望可以在这个世界上最大消费者群体的国家创造出一家成功的企业。此前,他投资了招聘网站中华英才网,并在在两次交易中将其以2亿美元卖给了Monster公司。现在李松运营着两家网站:与Twitter类似的嘀咕网(Digu)以及被称为中国的Match.com的在线征婚网站珍爱网。
但是如果你对这个征婚网站多了解一点的话,你会开始明白李松的想法有何不同以及这家中国消费者网站找到了哪些西方网站所遗忘的东西。中国互联网创业者遵循了一条现成的商业准则——抛弃,然后重新思考和发明商业模式和过程。这不仅让公司盈利更快,还是这些中国本土思维的创业者打败那些希望进军中国市场的美国大佬的原因所在。
一个硅谷创业者可能持不同态度,改造和模仿看起来对他人并不公平也似乎缺乏道德。但是别忘了搜索引擎不是Google发明的,社交网站也不是Facebook最初的想出的主意。关键在于执行。换种说法讲,中国互联网可以从硅谷原创网站那里学到一两点,但是在Web2.0时代,我们有很多东西可以从中国互联网这个后来者身上学习。
那么,中国的珍爱网是什么样子?用李松自己的话来讲是“非常实用”。对于相亲中国有很长的历史,那么就把它搬上网络吧,找到你喜欢的那个人与他、她交换信息这并不能吸引很多人。只有那些认为使用舒服的人才会使用社交网站。那些不喜欢社交网站的人早就在他们居住当地注册了线下婚姻介绍所。这些线下婚姻介绍所在婚介市场作用特殊,依据不同的服务,他们每六个月向会员收取2千至6万元不等的会员费。即使在中国,他们获取新会员仍然成本高昂,他们必须依靠分类广告来获取新会员。这就是网络需要进入的原因。但必须聪明地进入。在中国存在这样的矛盾:所有的消费者网站与“旧”世界之间就好像消费品和娱乐一样平行发展。在美国,你可以说社交网站是Web2.0的体现。但是你怎么创建一家盈利的在线婚介公司呢?要知道已经有一百万个MySpace和Facebook们占领了这个市场。
李松做出了一个折中的选择。珍爱网是一个免费加入的网站,并依靠一个350人组成的呼叫中心向真实世界的婚介所收费获取收入。一旦你在网上发现自己喜欢的人,你可以打电话给婚介中心要求安排约会。每六个月的服务费为3000元人民币,与低端传统的婚介服务收费相同。所有要求安排约会的人都必须是一个付费会员。婚介所协调是否双方均愿意见面还是从网站2200万注册用户(每天新增注册用户为4万)中建议其他替代选择。婚介所之后再安排约会以及后续事宜。
婚介所不是你的朋友,它只是在做自己的工作。若非你的联盟婚介所,那么就别想了。李松说,“我们只是想让你现实点。”如果遭到拒绝,网站会做一份详细的问卷来研究为什么其中一方不愿进行第二次约会。然后他们打电话给拒绝一方详细解释过错。“至少你会知道自己的问题,下次约会时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这可能听起来有点残忍,但是这项服务具有清晰的价值。珍爱网获得盈利,每月产生收入200万美元,并且以每月两位数字的速度上升。
这也许听起来像是中国缺乏创新的劳动力密集型的公司,但是它不是。李松建立了特殊的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在配对过程中协调婚介所。他还雇佣了一个心理学家培训他们如何提问以及如何安慰那些失恋者。李松本人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金融学博士,还在康奈尔大学学习了生物进化学以及分子基因学。
这里还有统计数据。不是只有在线支付网站PayPal以及Slide的创始人麦克斯·拉夫琴(MaxLevchin)才喜欢统计数据,李松也喜欢和图表、数字打交道。那些关于约会为何成功或者失败的残酷而诚实的谈话可以成为一笔财富,婚介所可以从中寻找约会前的建议内容。
60%留长的直发的女性会得到第二次约会机会。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什么是最差的?短的卷发,只有5%的第二次约会机会。李松说,“我们不是告诉他们做什么,我们只是提供信息。”男人还喜欢黑色长筒袜以及无色光亮的指甲。(李松谈到长筒袜时还稍稍有点脸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