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商城创始人刘强东
刘强东,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人。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大学期间,在完成学业的同时,酷爱计算机的他将所有课余时间用来学习编程,通过独立开发多个项目,刘强东掘取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为今后的创业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学毕业后的两年间,刘强东就职于一家著名外资企业,历任电脑担当、业务担当、物流主管等职。在吸取了外企先进的管理经验后,他放弃优越的工作,于1998年6月18日,在北京中关村创办了京东公司,公司代理销售光磁产品,并在短短两年内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光磁产品代理商。
2003年,面对“非典”对传统零售业的冲击,刘强东果断放弃了全国扩张连锁店面的计划,并于2004年初,将京东公司带入电子商务领域,正式创办了“京东多媒体网”(360buy京东商城前身)。自此,京东公司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以年均300%以上的速度增长。优秀的业绩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关注,2007年京东商城首次获得了来自今日资本1000万美元注资。
2009年初,京东商城再次获得今日资本、雄牛资本以及亚洲著名投资银行家梁伯韬先生的私人公司共计2100万美元的联合注资。这是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电子商务企业获得的第一笔融资,也为京东商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2010年一月,京东商城宣布第三轮融资1.5亿美元。此轮投资,由老虎环球基金领投。
刘强东是一个在创业道路上充满坚定信念的人,足踏实地是他信奉的人生准则。在刘强东的带领下,不远的将来京东商城必将发展成为一个超百亿规模的大型网购平台。
刘强东:最不像创始人的创始人
在创业型企业家中,刘强东是我见过的最不像公司创始人的。其谈话的风格和处事,更像是一个外企高级职业经理人,只不过多了几分犀利和疏离,少了几分亲近和圆滑。
“工作是为了生活”
找刘强东是想了解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状况,采访只能说差强人意,反倒是这个人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给我的感觉很矛盾——言辞尖锐、态度诚恳,气场却给人一种强大的疏离感,似乎时刻需要有一个自己的单独空间,与人保持一个安全距离。
京东的办公环境很拥挤,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办公室。很大,里面有一座假山,还有很大的会议圆桌,据说京东高管们常常在这里开会,坐在对面采访时,我恍惚有商业谈判的感觉。于是提出坐他旁边采访,被婉拒。
我不知道他经历过什么,总之他不太像一个学文科(社会学)出身的人,总感觉他心里似乎有心结。采访时他穿着KAPPA的T恤衫,我以为他爱好体育,结果不是,他从小体育不好,但热爱运动(很矛盾)。他的爱好是钓鱼和越野(这两个爱好看起来似乎也很矛盾),据说开车很疯,最喜欢腾空跃起那一瞬间的感觉,经常穿越沙漠,还因为开车太疯伤过腰。
最初,我有种“被采访”的感觉。他一直在问我对电子商务的看法、以及采访见闻。感觉他似乎对一切都淡淡然,却又显示出对商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他是销售出身,但与我见过的其他类似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气质完全不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对80后、90后的看法,认为他们追求享受、追求公平天经地义,是合理的。此外,他似乎从骨子里强烈赞同“工作是为了生活”。或许是因为这个,他不像我熟悉的企业创始人——据说,他经常扔下公司,花一两周时间在各地越野。
看来,他确实拥有一个忠诚、强悍的高管团队,难怪他认为这是京东的“核心竞争力”。但我最好奇的是,究竟是什么让他形成了这样的性格、这样的价值观?在他背后,有什么鲜为人知的故事?
CEO八卦:创业背后
刘强东,1974年生,江苏人,未婚。1992年来京,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毕业,但却把90%的时间花在了编程上,自称“在第一代程序员中还算是比较出色的”。1996年进入某日企(RBLF),历任销售,物流,信息等多个职位。1998年自主创业,最早在中关村做传统的IT代理和零售,据说最初靠诚信在一个论坛打开了销路。2004年,转型做电子商务,成立京东。
转型做京东,据说是因为刘强东发现上游是神码等大的分销商,下游是零售商,代理不上不下,难以持久,于是主动选择了下沉做零售。做电子商务选择产品很重要,于是从卖IT产品转向卖小家电。当然,还有SARS的大背景推动。
刘强东有12位副总裁,这是他的核心高管团队,其中有一位是很早就跟他一起创业的。“外界很少注意过我的团队,我们都是少说话多做事。我是无可避免,总得有人出来代表京东说话,否则我也不愿说话,不愿意接受任何媒体采访。”
他最佩服的企业家,是任正非和柳传志——“他们是真正的企业家,白手起家,从零开始,缔造了中国IT方面两个最著名的公司。”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记者 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