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韩勋
教师节前夕,记者慕名采访了市26中退休教师、今年76岁高龄的姚崇孝老师,原本是想了解他没上过高中、大学,却在高中化学教师岗位上取得优异成绩的一段传奇,不想他在言谈中捎带的一个小故事,却让记者眼前一亮、颇受启发。
上世纪八十年代,姚崇孝的二儿子初中毕业,各科学习成绩一般,英语更差一些。姚老师思前想后,给小姚指出了两条路。一是按部就班上高中,“我在26中是老教师了,你要上高中,没问题,但是我建议你不要上,找累受呢。”姚老师的意思是,孩子从小爱鼓捣家里的电器,电扇、收音机拆了都能装上。这就是孩子的爱好、优势,所以他建议孩子上技校,学一门手艺。“你考虑考虑,三天后给我个回话。”姚老师在家里很民主。
3天后,孩子说想上技校。于是父子俩合计几天,孩子报考了我市一所无线电技术学校。还真走对了路子。孩子在初中属于中等偏下学生,一上技校就在班上拔了尖儿,才华尽显;毕业后就留了校,工作也有了。工作一年,孩子觉得知识不够用,于是考上了交大成人教育无线电专业,3年大专,业余学习;还没学完,交大一公司把他招去,人生第一次跳槽。在公司工作期间,又上了交大成人教育的4年本科。好事又来了,刚毕业,美国3M公司在西安搞招聘,众多应聘者当中,只有他一人中榜。公司一负责人对他说,你在所有应聘者当中学历最低,但是我们公司如果光看重学历的话,也发展不到今天;我们认为你的经历、经验,会对我们公司有所帮助。现在,小姚在新加坡分公司挑大梁。
作为教师,姚老师对我国高中教育体制了如指掌;作为家长,姚老师对自己孩子了如指掌。统筹考量过两个“了如指掌”,姚老师因人择校,让孩子在他最喜欢的环境里度过了3年好时光,学到了一技之长,最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自食其力的人。孩子的轻松愉快,换来的是姚老师的轻松愉快。
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自食其力的人,可以说是每个家长的愿望,但却不是每个家长都“舍得”让孩子在他最喜欢、最轻松的环境里学习,千军万马就走高中、大学独木桥,别的一概不考虑。比如,孩子明明喜欢体育、文艺,一些家长却认为那是旁门左道、荒废“学业”,嚷着、逼着孩子放弃特长与爱好,可能就掐死了孩子心中一棵能长成大树的幼苗。
为什么姚老师能帮助孩子选择一条正确的学习路径?除了上面所说两个“了如指掌”以外,他从自己的经历中总结出的“条条道路通罗马”的心得,也让他终生受益、让孩子受益。解放初,他初中毕业,想上高中、大学,想当一名工程师,可是党组织却号召他们上中级师范,解决当时小学老师严重不足的矛盾。中师毕业,当上了中学老师,一教40年到退休,桃李满天下不说,事业有成,曾担任市教育学会化学分会的负责人。他的学生年逾50岁的市农委副主任张贵生说,上姚老师的课,跟听故事一样,是当年全班学生的向往和享受。
勤奋、敬业,条条道路都可以作出一番成就,而不在于是否曾获得本科文凭。绝大多数家长没有姚老师的经历,可能也不具备姚老师那样的慧眼。可是,每个人面前可供选择的理念和道路是一样的、平等的,只要把守住实事求是、因人而异的原则,相信“条条道路通罗马”这个最平常的道理,帮助孩子走最适合走的路,那么,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自食其力的人,其实并不难。
作者:韩勋
自考网52_z_k_w.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