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市某区人大代表提交的《关于加快流动人员密集地区公厕建设的建议》指出,近年来,随着道路网络不断完善,“城中村”改造逐渐推进,大型住宅小区相继落成,该区日渐成为宜商宜居的现代化中心城区。但是公厕建设数量却没有同步增长,分布也不够合理,不能满足市民、流动人员的需要,“尿街”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城市环境。
“常住人口接近700万,人口密度位居全省前列,已接近资源、环境承载的极限,社会管理难度极大。与此同时,人口素质偏低,全市就业人口中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占69.4%,从事体力劳动的占80.8%,专业技术人才仅占8.1%。”人口结构失衡正成为影响和制约D市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在《D市产业结构调整规划(2008—2017)》中,人口结构优化这一目标,被融入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中。该市市委书记说,产业结构调整的最大阻力和动力都来自于人,如果不能实现人口结构的优化,产业发展也必然会面临“无源之水”的窘境。
材料三主旨分析:
【论点】 1.尊重人的基本权利,超生孩子应享有同样的社会福利、医疗、教育等权利; 2.仅靠户口管理无法准确、及时地了解人口状况;3.男女比例严重失衡,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危险。
【论据】 1.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特别规定和个别地方的非理性做法;2.某省公安厅的一名警官的叙述;3.关于西部某县计划内二胎新生儿男女性别比例的调查结果和国际上印度等国家的男性过剩问题。
【意义】 用事实表现证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巨大现实意义,直面当前存在的社会问题。
【信息点】 超生人口、死亡人口、户口登记、新生儿性别比。
【关键词、关键句】 见画线部分。3.某省公安机关结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进行户口整顿,对来历不明、疑似被拐儿童妇女和失踪被拐儿童、被拐妇女,进行调查摸底和排查。有专家认为,我国这次人口普查首次明确计划外生育者可以落户,普查信息不作为处罚依据,其积极意义在于对人的基本权利的尊重。超生者有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事实,但超生者的子女却是无辜的。个别地方长期以来试图通过“禁止上户口”的方式来遏制超生,是一种不理性的做法。孩子既然已经出生,他(她)们就应该和正常出生的孩子一样享有同样的社会福利、医疗、教育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