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网创始人兼CEO徐龙江
他学汽车专业出身,却因被强大的信息技术力量所震撼,25岁时毅然放弃汽车领域的万元高薪,投身于当时满目青黄、草长莺飞的IT行业。他相信,未来,信息一定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需要。这样的判断十多年后已能够检验,显然是对的。他,就是丁丁网的创建人徐龙江。
值得玩味的是,徐龙江虽然是IT界的精英,但是他却并不懂IT技术。如果需要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那就是他知道人们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服务,而技术是实现的工具。
1、理性的判断+盲目的热情 从汽车销售转行互联网
21岁的徐龙江大学毕业,汽车专业出身的他顺理成章进入汽车行业。在做汽车销售的几年间,他凭术业之专攻,在业内小有名气,收入也颇丰。当时的工作对于年轻的他来说,可谓舒服而体面。可是在25岁那年,徐龙江却转身投到互联网公司。当时新公司给他的薪水不过每月1500元钱,仅是原来的十分之一,这让他上下班的代步工具也不得不从原来的四轮汽车变成了两轮自行车。
为什么有这样的转身?喜欢互联网的什么?
徐龙江笑笑说,“理性的判断加上盲目的热情”。他在回忆起这样的选择时,也似乎很感谢当时恰逢年轻,年轻就有让自己的热情能够充分释放的资本。
徐龙江告诉记者,在他21岁到25岁的时候,汽车行业里面他算是小有名气的人。他汽车专业技术好,了解汽车方面的技术信息,特别是一些进口车。由于他的信息比别人多,在做汽车设备销售时,他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和主动权。那时,传真是工作中最快的信息交流方式,徐龙江做销售就是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赚钱。
后来,互联网在国内出现,并且越来越多地被应用,这个可比传真快多了。这种轻点鼠标的信息传递方式更让他着迷,也让他感到震撼。
1997年,正是互联网在国内刚刚兴起之际。徐龙江认为,这种信息传递应该会在未来的时间里越来越被人们所需要。于是,他辞掉高薪工作,转身投入到方兴之际的互联网。
2、正确的方向+不懈的坚持 培育自己的网络
创业之前,徐龙江在互联网中沉浮了7年。7年间,几乎让他完整地经历了这个行业从星星之火到疯狂生长、再到后来你死我活惨烈竞争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对互联网失望,很多人不敢再进入这个曾产生过巨大泡沫的行业。
但细心的徐龙江发现,在2001年到2004年间,虽然互联网企业在泡沫中生生死死,狂欢和惨烈并存,但是,恰恰在这一时期,国内互联网的硬件配套项目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国电信等大公司已把宽带安到了千家万户。
曾经沧海的徐龙江2004年从原来公司高管的位置上辞职,着手开办自己的地图信息搜索公司。他相信自己的判断,互联网更美的风景还在后面。
选择创业,如果失败了怎么办?徐龙江也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创业路上,对的东西,有时并不一定能够成功,还要加上坚持的因素。所以,对路上的困难要有所准备。所幸,我第一次创业到现在为止还算成功,虽然中间也有困难。”
创业之初门还没开时,徐龙江便遇到了中坚技术力量改主意的问题。用他的话来说,那是一次让他失望但又让他觉得有些可笑的事。凭着对市场的判断,他发现做地图搜索服务的商机。于是,他召集了懂技术的两个合作伙伴,三个人准备一起创办公司。正要准备开张的时候,合作伙伴却自己出去注册公司了。徐龙江被倒戈了。
虽然徐龙江不懂技术,但是他却懂得让公司赢利的模式。
再去找人。他前往苏州找到了多年的好友、技术和管理人才江卫峰,两人一拍即合决定一起创业。
2005年,徐龙江的儿子出生,取名“丁丁”;他的新公司也于这一年5月开张,取名“丁丁地图”。五年过去了,丁丁已长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