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15日举行的江苏大学组建10周年暨办学109周年校庆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学校通过构筑立体化的校内招聘体系,每年邀请2000多家优秀用人单位进校园招聘,提供3万余有效岗位,帮助70%的毕业生在校内实现较高质量就业。
“以往大四期间,毕业生总是‘满天飞’找工作,不仅成本高,而且影响正常教学,学校通过建立校内招聘体系改变了这一状况。”江苏大学学工处处长李洪波介绍,校内招聘体系由综合性招聘和各类专场招聘活动组成。学校每年三次举办大型综合性供需洽谈会,每次邀请1000家以上合作单位进校园招聘。同时,学校每年还根据学科专业特点举办汽车、机械、医学、师范等10余场行业
招聘会,根据地区和产业特点组织南京、镇江、常州、泰州、仪征等地区专场招聘会。此外,学校还定期举办大型企业专场宣讲会、周三人才市场、学院专场招聘会以及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等。
“我在校内招聘会上总共投了20多份简历,面试过10多次,最终选择了理想的岗位。”江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王俊告诉记者,通过在学校举办的大型企业专场宣讲会,他顺利应聘到南京烽火星空通信公司,刚参加工作月薪就达到4000多元。
目前,通过“请进来”方式,江苏大学每年邀请2000多家优秀用人单位进校园招聘,提供3万多个有效岗位需求,而学校每年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共约1万人,这意味着全校毕业生平均每人有3个岗位可以选择。近几年来,江苏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截至目前,全校2011届毕业生中92%以上实现就业。
建立立体化校内招聘体系靠的是“人气”和“人脉”。李洪波表示,依据学科优势,江苏大学已和500多家大中型骨干企业签订就业基地协议,以此积极引导合作单位吸纳毕业生。此外,学校通过政策倾斜鼓励教职员工利用人脉资源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全员化”促进就业。目前,学校三分之一毕业生能在专业教师的帮助下实现就业。